他不信王妃会跟府里的两位郎中打听,那么她能问的只有岳母或金嬷嬷。
长辈们的话或许有道理,但赵璲更信自己看过的医书,女子有孕后宜心平气和,大悲大喜大惊大怒都容易引乱胎气。
王妃看到宝石只会眼眸发亮,那个时候的王妃会全身发热哭叫不休。
“躺好。”
当王妃的手再度变得不安分,惠王爷无奈道。
姚黄被这简单的两个字弄得红透了脸,惠王爷也真是的,动心了直接转过来抱她好了,还非要一本正经地安排一下。
她羞羞地躺了下去,背朝惠王爷。
赵璲将她转了过来。
姚黄闭着眼睛,环住惠王爷的脖子,慢慢又变成了抓他的头发。
才哼了几声,惠王爷就坐起来了,拉起被子一直盖到王妃的脑顶。
姚黄:“……”
她拉下被子,难以置信地看过去。
惠王爷都坐到床边了,背对她道:“我先回前院,你收拾好了过来找我。”
说完便撑到轮椅上,放下帷帐挡住了王妃的视线。
姚黄真要生气,大可以拦到惠王爷的轮椅前把他抓回来继续,毕竟他把轮椅推得再快都不如王妃的脚快。
可姚黄又哪里舍得为这个恼他?
她只是偶尔才馋一下,惠王爷大概每个晚上躺到她身边的时候都要馋一馋吧?
明明比她更想,却宁可憋着。
十月十九,康王通过四百里加急递来了折子,折子里说,他用三天的时间验查了丰延渠的每一条主渠与分渠道,全渠坚固结实,之后开闸引水试灌溉又持续了三日,无一处渠道破损漏水,无一处分渠水流受阻,有些细小瑕疵狄献与当地百姓也及时处理了,可见官民一心都盼着明年的灌溉与丰收。
永昌帝龙颜大悦,发出旨意,让康王、狄献同时回京领赏。
这等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喜事,傍晚赵璲回到王府,也跟王妃讲了讲。
姚黄笑道:“王爷不稀罕在父皇那里邀功,那我给这事分下功劳吧,没有狄献父子就没有今日的丰延新渠,狄献父子俩居头等功。但是呢,没有王爷举荐狄献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他的抱负,新渠附近的百姓就要继续受苦挨饿,所以王爷同居头等功。”
赵璲默默地听着,他只是想让王妃高兴,并不是要来王妃这里讨夸。
王妃还在继续:“可光有王爷举荐也不行啊,还得父皇英明愿意采纳此谏,舍得从国库里掏银子去建渠,所以父皇跟你们同居头等功。”
包括那些领着微薄的工钱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服劳役修建渠道的百姓,也都有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