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为什么是世家林立?因为自有史以来,这里就是华夏文明活动的中心之一。它为什么会成为华夏文明活动的中心?除了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产盐。不仅仅是人类,就算是野兽生物之类,都不能缺盐。如果体内的盐份长期得不到补充,就会四肢无力,精神衰弱。如果体内的盐分低于一定的水准,就有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发脑水肿。如果脑水肿进一步加重,出现脑疝就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而河东的盐海,向来都是中原地区的盐巴重要供应地。季汉收复河东之后,先是一巴掌把当地的世家大族打得差点脑溢血,然后又给人家嘴巴里塞了一把甜枣。现在都快要把当地的世家大族驯得跟狗一样了。若不然,上党的豪族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河东为什么没有一点反应?没了河东世家的接应,偷运往东边的河东盐,自然就是日渐稀少。当然,要说绝迹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只要有足够的暴利,总会有人愿意铤而走险。但不管怎么说,从河东走私过来的盐,比起以前来,最多也就是一成的数量,不能再多了。想要从某位姓石的前走私贩子眼皮底下偷盐,非大智大勇者不能为之。所以这几年来,洛阳的盐巴价格,一涨再涨,连殷实人家都感觉有些吃不消。司马懿为什么苦心谋划这么些年,就算是冒险出奇兵,也想着要跳出河南河内这个樊笼?就是因为粮草受自己人的钳制,而盐巴这种战略物资又被季汉卡脖子,实是让人难受无比。再不想办法,那就真只能等死了。可以说,茅津渡这个古渡口,此时已经成了吊着河南河内这两地最后一口盐的要害之地。所以守在大河南边的魏军,一边天天盼着对岸有船偷渡过来。一边又时时严防对岸有船强渡过来,都快要整得精神分裂了。就在死守着函谷新关的魏军,正对着后方望眼欲穿的时候,一支从洛阳方向过来的商队,也正好到达了茅津渡。“哟,糜郎君?你怎么亲自过来了?”守着渡口的魏将,看到商队的领头人,有些吃惊,连忙上前,“这一次,莫不成又是什么大物件?”糜十一郎闻言,对着魏将歉然一笑,看了看左右,也不解释。魏将一看到对方这个模样,立刻就醒悟过来,陪笑道:“是我多嘴了,糜郎君莫怪,莫怪!”糜十一郎又是展颜一笑,有若灿花,让人望之而生好感,但见对方举宽袖以行礼:“这一次,又要麻烦将军了。”“不麻烦,不麻烦,恨不得糜郎君能日日过来呢!”毕竟糜郎君的商队每来一次渡口,所接应的物资总是价值不菲。像什么红糖、蜡烛之类,自己这些军卒,肯定是不敢染指的。只有洛阳的贵人们,才有资格享用。但盐巴这种东西,只要糜郎君手指头漏一漏,就已经足够渡口的兄弟们糊家养口了。这位糜郎君啊,可真是个妙人啊!此人乃是大长公主府上的门客,与洛阳城的不少大户人家有往来。平日里又愿意折节下交,就算是市井之徒也能坦诚以待。最重要的,是为人豪爽,十分的豪爽。渡口的守军上下,莫说是看到糜郎君亲自前来,就算他名下的商队过来,都会十分高兴。原因还是那句话:无他,豪爽,十分地豪爽。这不,在糜郎君与魏将行礼的几息时间内,数张票子已经在糜郎君宽大袖袍的遮掩下,递到了魏将手里。魏将面不改色,无比丝滑把票子塞到自己腕甲里。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糜郎君,这一回,对岸大概什么时候会过来?”收下了票子,魏将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主动询问道。糜十一郎却是含笑摇头:“谁能说得准?这对岸过来的人,又不如我们这边方便,可以随时过来。”说着,他看向北边,抬了一下下巴,叹气道:“或许拖延一两日,乃至提前两三日,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每次我们这边,都得提前过来等。”当然,提前过来不仅仅是为了等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向渡口的守军报备。免得对面送货过来,反被当成细作。听到了糜郎君语气里的无奈,魏将却是笑着劝道:“糜郎君何须这般?换个想法,只要还能接到对面送过来的货,说明西贼啊,就不会想着要攻过来。”“所以这货啊,早两日迟三日的,有甚要紧?要紧的是,还能把货送过来,那就算是很好啦,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听到这个话,糜十一郎指了指魏将,忍不住地笑了出来:“还是将军会说话。”虽然身无官职,但此时,他也算是代表大长公主的脸面。,!面对眼前这位官职不算太高的魏军将军,倒也不用太过拘瑾。再加上两人就算没达到熟知的地步,但也不算陌生,私下里偶尔说笑一番,无须过于顾忌。岂料面对糜十一郎所指,魏将却是摇头:“我可不是在宽慰糜郎君,我这也是在宽慰我自己呢。”说到这里,魏将同样也将目光看向对面,眼中带着些许迷茫:“方才所言,其实也是我的心里话,若是可以,我确实愿意糜郎君与贵属,能日日到这里接货……”这一回,轮到糜十一郎看出了对方的心理。他走上前,低声道:“将军无须多虑,依某看来,将军方才所言,甚是有理,汉军应当暂时不会从那里过来的。”顿了一顿,他又继续说道:“方才将军问我,为何我会亲自前来,其实告诉将军亦是无妨。”糜十一郎左右看看,这才再次压低声音:“我听说,太傅已是在北边取得大胜,上党已被光复,河东现在人心浮动。”“所以对面合作的人,趁着这个好时机,搞了一把大的,要运一大批货物过来。”“我担心底下的人接应不过来,所以这才亲自过来盯着。”“哦?!”魏将一听,眉头一挑,有些惊讶地看向糜十一郎,“此话当真?”上党光复,这是早就传开的事情。但他不过是一个渡口的守将,还没资格知道前方的最新消息。更别说河东如今仍被西贼占据,他到哪里知道河东内部的真实情况。最多最多,他也就是从渡口过往的走私贩嘴里打听一下表面的消息什么的。就算是偶有看到疑似朝廷派往河东的细作,他也是半句不敢多问,生怕惹祸上身。所以此时从糜十一郎嘴里,听到河东人心浮动,他不由地有些半信半疑。糜十一郎看到他这副模样,也不在意:“我这也是听对面派过来的人说的,至于是不是真的,等他们的货送到了,就知是真是假了。”说着,他又指了指身后那些他带过来的伙计:“不过这等事情嘛,对于某来说,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不,我现在可是把能调动的人都调过来了。”魏将顺着糜十一郎的手指看去,恍然似地说道:“原来如此。我说这一回贵属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有些人看起来很是陌生呢!”糜十一郎注意到了对方所看的方向,脸上的笑容不变:“不怕将军笑话,这一回啊,我可是把家底子都带过来了。看到没,那位,就是我小时候就一直跟在我身边的老人。”“除非是没有把握的大事,我素来是不敢请他跟着出来。”魏将点了点头,目光终于略过了此人。身在魏国,他自然明白,但凡有点底子的人家,都会养着一些客卿,以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派上用场。他所注意到的那些人,以那位看似已过知天命的老者为首,腰间鼓囊,似怀利刃,皆带着些许剽悍之气。看来应该确实就是眼前这位糜郎君的家底了。不过他也没有在意。不说这些人,是有长公主府背书。就算是其他人家的普通护卫,身上携刀配剑,也是正常。毕竟大魏民间又不禁刀剑。民间这些普通刀剑,根本没有办法对付军中的长枪硬弩,不足为惧。而且这位糜郎君也算是识趣,并没有让那些人靠近,只是让他们远远地站着,以示避嫌。“若是此次当真遂了糜郎君的愿,那我可就要提前恭喜糜郎君了。”糜十一郎脸上露出有些意味深长的笑容:“承将军吉言,若是此次当真能得偿所愿,某定然要好好重谢将军!”“哈哈哈……”此话一出,连魏将心里都有些期盼起来,只愿这一次,北边当真能送份大礼过来吧。“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糜郎君,对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呢,不如先入里头休息一番。”“唯恐坏了军中规矩,连累将军,某在外面搭个帐子就行。”“喛!糜郎君这不是见外了吗?若是他人,那自然是坏了规矩,但糜郎君又不是外人!”茅津渡古已有之,渡口两岸,皆有小土城,屡坏屡建。平时是管理渡口,以便抽取车船税。战时则是驻军,严查细作。算是半军半城,至于谁能进,谁不能进,自然是由守将自行量度了。糜十一郎脸上仍是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神色:“呃,那,某这就,呃,多谢将军了?”“请请请!”“容某先给下人吩咐一声?”“应该的。”糜十一郎告了一声罪,然后转身向着方才所指的老者走去,尽量表现出自然的神态,话语却是压得极低:“韩老,我就先行入城,你且带着人在这里守候,待对面来人,记得尽快通知我。”,!韩龙瞄了一眼过处的小土城,有些担心地问道:“糜郎君,要不,我陪你一起进去?”糜十一郎立刻拒绝道:“不用,莫说他们会同意,就算是同意,入城的人太多,他们说不定也会提高警惕。”“趁着他们现在没有生疑,我们就按计划行事,莫要多生事端,我且先进去查探一番就行了。”两人说话不能太久,韩龙看到态度坚决,没有再坚持,只是点了点头:“郎君且要小心,若是有意外,记得要立刻发烟花信号,我就带人杀进城去,定会把郎君平安带回大汉。”糜郎君闻言,眼中闪过些许感动:“不至于到那一步。”韩龙想要摇头,但又生生地忍住,免得被魏贼看出异样:“老夫受中都护所托,定要守护糜郎君周全,故而小心一些,总是无错。”“只有把糜郎君送回大汉以后,才算是完成承诺。”听到中都护这个词,糜郎君竟是恍惚了一下。多少年了?当年那个他,好像不过才是一校尉,如今竟已是都督大汉内外军事的中都护。当年之事,似犹在不久之前,没想到却是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糜郎君?”“哦,无事。外头的事情,那就托付给韩老了。”“请糜郎君放心,郎君也请注意自己的安全。”糜十一郎给了对方一个放心的笑容。安然潜伏在魏国这么多年,难道自己还会栽在区区一个小土城里?回到魏将身边,糜十一郎歉然一笑:“这一次的事情,连某都有些忐忑,感觉有些把握不住,故而跟家中老人说得多了些,让将军久候了。”魏将一听,舔了舔嘴唇,看来这一次过来的货物,当真是不可小觑啊!想到这里,他脸上的笑容就更是热情:“无妨无妨,糜郎君,请。”“将军先请!”从北边走私过来的货物,从来都是夜里才到。这种做法,自然是尽量避开闲人耳目,也是想要把这生意长久做下去的意思。眼看着天色开始暗了下来,夜幕降临。大河的对面,不知何时,出现了几个星点。“亮了亮了,是不是要来了?”“小声些,快去禀报郎君!”站在南岸上的韩龙,立刻让人也跟着点起早就布置的几个柴堆。随着火堆越烧越旺,不一会儿,河面上开始出现了小星点,然后星点似乎越来越亮。这些星点,有了南岸火堆的指引,无一不是如飞蛾扑火。这时,糜十一郎已经旋风般地小跑过来,急声问道:“如何?”“郎君,对上了,应该是来了。”韩龙指着河面上越来越多的星星点点,“应该是船只。”“太好了!”糜十一郎还没有说话,负责渡口魏将就接了一句。但见他伸长了脖子,看向河面,顿时又有些吃惊地问道:“那些灯火,可都是船只,来得这般多?”糜十一郎同样有些吃惊。幸好夜色的掩护,让魏将看不清他的神色。只听得糜十一郎主动说道:“将军,看来今夜过来的船不少!此事事关重大,且让某在这里接货,将军你先回城,让将士们做好准备,以防万一?”“甚好!”魏将看到这么多代表船只的星点,心里也是有些打鼓。听到糜十一郎的话,觉得有理,连忙转头回去安排。“这……郎君?”看着魏将消失在夜幕中,韩龙有些着急。怎么还提醒贼子做好警惕呢?“稍安勿躁,我自有主意。”(本章完):()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