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又气又恼:“爹娘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情还想着瞒着,如今如何是好。”
赵梦成只能安慰:“现在说这个于事无补,不如再想想五妹可能会去哪儿?”
曹大懊恼道:“自打分开住,我见她的次数也少了,再者女孩儿长大了,哪里还会跟我们这些哥哥们说心事。”
甚至反过来问他:“馨儿可有提过?”
赵梦成摇了摇头:“馨儿上次见五妹时,恐怕还没这事儿。”
又问:“我听曹叔说,这次是因为要定亲,五妹不乐意。”
曹大连声叹气:“你也知道五妹当年的事儿,后来五妹性子彪悍,周围的媳妇婆子都被她打遍了,人家当面不敢说,背后就……”
“这样一来,她的婚事就成问题,我娘就想着早些定下来,好过将来发愁,哪知道五妹不肯,闹了好几回。”
曹大忍不住说:“五妹以前很乖的,也不知道怎么了,越大脾气越是倔,现在是半点不听劝,她嫂子说几句,回头就要打侄子出气。”
赵梦成看了他一眼,说了句:“我记得当初你说过,五妹若是嫁不出去,你养着就是。”
曹大忙道:“我现在也这么想,可我愿意,爹娘不乐意,而且……”
而且他媳妇,家里孩子,估计也不乐意。
曹大知道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压着他们,可等他死了呢?
想着这些,曹大其实也不反对曹老娘的做法,觉得若能找到合适的妹夫,那才是对五妹最好的做法。
别人家的事情,赵梦成一时也不知如何劝解,但心底是不赞同的。
若曹五妹愿意嫁人,一切都好说,可现在她激烈反对,曹家还一味打着为她好的名义,想给她早早的定亲,这做法就很难说。
曹家兄弟几个都着急,分头去找,赵梦成也向衙门打听了一番。
可曹五妹就跟凭空消失了似得,哪儿都找不到人。
只有看守城门的侍卫左思右想,最后一拍脑袋:“你们说小姑娘,我是真想不起来,但晌午过了没多久,倒是有个十三四岁的小子拎着个小包袱出城去了。”
赵梦成忙追问:“你还记得那孩子长什么样子吗,穿戴是什么样?”
侍卫想了想,说:“长得挺好的,眉清目秀的,说话粗声粗气的,穿着也简单,就一身蓝色的袄子,对了,他穿着的袄子有些大,一直盖住了脚面。”
曹大猛地想到一件事:“那是我家大儿子的棉袄。”
他恍然想起来,半个月前,他家老大新做的棉袄不见了,夫妻俩还盘问过,但那孩子一口咬定说新做的不舍得穿,要等过年穿,先藏起来了。
曹大赶紧回家逮住大儿子盘问起来。
挨了亲爹一顿揍,大儿子哭着喊道:“姑姑打我,还把我的袄子抢走了,不许我告诉你们,说过年前肯定还我,我怕说了你又揍我,就瞒着没说。”
曹大媳妇又气又急,伸手拍儿子:“你傻啊,她不让你说你就不说,她是你娘还是你爹。”
曹大瞪了眼媳妇。
媳妇却咽不下这口气:“白长这么大个头,连个姑娘都打不过,老娘是不是没给你生卵蛋,混账玩意儿。”
曹大儿子哇哇大哭:“姑姑她压根不是姑娘,哪有姑娘力气那么大,我压根不是她对手。”
被媳妇儿子这么一闹,曹大脸上也是难堪。
赵梦成转过身摸了摸鼻子,没忘记曹五妹习武是他的锅,要不是他看曹五妹天赋高,专程教导过,恐怕也没这事儿了。
到底是看着长大的姑娘,赵梦成也急着找到人:“既然如此,恐怕五妹早有打算,那她肯定想好了要去哪儿。”
“可天寒地冻的,她能去哪儿?”曹大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