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的目光落到唐糖身上,他平时总是待在赵家,不大出门,所以村人知道赵梦成多养了一个孩子,但没怎么见过。
“这孩子长得可真水灵,瞧瞧,皮肤晒红了多可惜。”有婆娘忍不住说。
说着还要过去摸一把小孩儿脸颊。
唐糖有些不自在的往旁边躲了躲。
赵茂将他挡在身后:“婶子,我弟弟胆子小,面皮薄,你别这样。”
“呦,这就护上了?”
那婆娘也是碎嘴皮子:“阿椿,阿茂,原本家里就你俩儿子,现在多了一个,那将来不得分你们的东西,你们舍得吗?”
赵椿不乐意了,一甩头:“大丈夫志在四方,我才不惦记那点东西。”
赵茂就给她解释:“我们家不只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我们是一家人,不像婶子家三个儿子经常吵架,我在家都能听见。”
婆娘挑拨不成,反倒是闹了个没脸。
“丰平家的,你家那一滩事情都管不好,你还不管梦成家的,用得着你管吗?”王婶大声道。
刘丰平家的婆娘哼哼了两声,没再说话,她可不敢犯众怒。
王婶笑道:“别搭理她们这些碎嘴皮子,你们都是聪明孩子,有些话听听就好,别往心里头去。”
赵茂笑着感激:“谢谢王婶,我们知道的。”
“哎,多乖多懂事的孩子,我都羡慕。”王婶叹气。
去年王德成亲后媳妇也怀上了,但人一直住在城里头,她心底想的很,却实在是见不着。
如今瞧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喜欢,尤其是赵家三兄妹,王婶都是当自家孙子带。
赵茂看了眼唐糖,不露痕迹的说:“咱们村什么都好,就是碎嘴皮子太多。”
唐糖笑了笑:“二哥,你不用安慰我,我明白的。”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赵叔的好,要不是赵叔心地善良,哪里会留下他,更不会让他读书识字。
赵叔对他,跟对家里的三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不姓赵,如今他跟真正的赵家人也没什么不同。
赵梦成忙完了一圈回来,就瞧见自家三小只干得正起劲,赵椿像一只经历旺盛的小老虎,连干活都非得比赛。
赵茂唐糖慢一些,但干得也很仔细,不是应付了事。
难为他们自己乐意干,毕竟雇了人后,赵梦成压根没做让孩子吃苦耐劳的要求。
看了一会儿,赵梦成就喊道:“差不多该回去了。”
赵椿头也不抬的喊:“我割完这一块田再回去。”
“爹,我们跟大哥一起。”赵茂小糖也坚持。
赵梦成一看,索性撩起袖子下去帮忙。
结果见他下来,赵茂就连忙阻止:“爹,你就别下来了,不然稻子弄身上还发痒,就剩那么点了。”
赵梦成被他这体贴弄得哭笑不得。
“一起干吧,早些干完早些回家。”
赵梦成连帽子都没带,直接下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