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主任一怔,然后寻找,都不用多分辨,几乎是一眼就知道几人中哪两位是记者了。
有记者同志在,这事还真不能随意推脱了。
林晴这时又开口,“主任,咱们这次也是为了和平解决这事,您要是说服不了刘家,我们在一旁试试说服她们,要是那边还是不放人,咱们回来再议。”
肯定不会让你为难的。
这话外意思就是,有记者同志在,您去主要是当个见证人,主力是我们这些大学生。
得罪人的事,我们干。
妇女主任一听,松了口气。
不松也得硬着头皮上啊。
于是,跟着大家一起去刘家了。
在路上,张记者就跟妇女主任闲聊,其实是在打听刘家的情况。
她们做记者的也不能只听林晴这边单方面的阐述。
还是要实事求是的。
妇女主任对刘家的印象十分不好,说了个大概,不算含糊。
张记者采访的事不说千件也有百件了,已经练就了听两句囊括整个故事脉络的本事。
知道了刘家后娶媳妇对继女非打即骂,是个十足的后娘。
现在满街坊都说这个后娘心思狠毒,平日里不仅对刘小莹(小表妹)又打又骂,还想着把人卖个好价钱,据说这两天还给刘小莹相了个老男人。
开出了三百块钱的天价彩礼。
关键是,那个老男人一口答应了。
这些都是邻居亲耳听到的,整个街道都传开了。(主要是天价彩礼。)
田老大听了后气得不行,“小莹今年才十五,她们是黑心疯了吗。”
妇女主任尴尬地笑了笑,对张记者说:“今天就是你们不来,我也是要去刘家说说的。”
孩子还没到法定年龄呢,怎么能这么早成亲呢。
话是这么说。
大家心里明白,去说也没用。
这大概是逼着杨家给工作名额呢。
逼不出来,那就把人给嫁了,三百块钱不得白不得。
至于法定不法定的,先过着呗,等到了年龄再领证就好了。
在乡下,有好多两口子没领过结婚证呢,谁说她们就不是两口子了,一个证而已。
林晴没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么紧迫的地步。
到了刘家门口,杨冰学长和宇梁同学还有几位舍友男同学已经到了。
都站在门口等田老大。
这人多势众的,气势就有点不一样了。
刘家门口聚着乌泱泱一群人,引来不少邻居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