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什么的,这笔钱是不能省的。
但吃住之类的花销,却可以想办法。
董母可是人家的亲姑姑啊,亲侄子来省城,没地方住,可不就该住在姑姑家?
等侄子的生意上了正轨,有能力自己租房、甚至是买房,再从姑姑家搬出来也不迟!
用他们老家人的话,亲戚就该相互扶持。亲侄子来省城,放着姑姑家的房子不住,却跑去花钱租房,她这个做姑姑的,以后还怎么有脸回娘家?!
但、但董母真心不乐意啊。
表弟也是个机灵人,他知道自己想长期赖在姑姑家,就算姑姑能忍,姑父、表哥什么的也不会同意。
更不用说,他还想拉董母“投资”他的小店!
董母这边的工作,他就必须做足了。
“姑,我开店,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孩子,三来、也是为了你!”
表弟偷偷拉着董母谈心,说话的时候,那叫一个推心置腹。
“前两个就不用说了,省城的条件,肯定比小镇好。我要说的是最后一点。”
表弟说到这里,有些心疼的说,“姑,这段时间,你总说表哥有本事,娶了表嫂这样的好媳妇。您这话没错,我也觉得我哥厉害!”
“但,姑,我心疼你!”
董母楞了一下,她儿子有本事,不是应该高兴嘛,侄子怎么还“心疼”上了。
表弟不但能说,还特别会演,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姑,表嫂家条件这么好,又是给买房、又是给办婚礼的,出了这么多钱,人家肯定在您面前特别有底气!”
这句话,瞬间戳到了董母的心尖儿上。
没错,董母虽然得意于能让亲家倒贴,可她面对安家父母的时候,到底有些底气不足。
什么有心无力,什么没办法,说穿了,不还是因为他们董家穷!
人穷气短啊。
董母之所以在结婚的时候,提那么多过分的条件,一来确实想占便宜,二来也是自卑作祟!
有些人自卑之下,更加会懂得分寸,不会我穷我有理的闹腾。
而有的人,自卑、自卑着就扭曲了,非但不会好好和人家相处,反而处处挑毛病、找茬。仿佛唯有这样,才能维持自己所谓的“自尊”!
董母就属于后者。
别看她嘴上不说,还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的跟安母交锋,但她心里很清楚,单从家庭条件来说,他们董家确实不如人家安家。
而在董母看来,婆媳之间,本来就是东风西风的关系。
婆婆强势了,儿媳妇自然好拿捏。
可儿媳妇要是出身太好,婆婆就算想用身份来压制,也是底气不足!
钱,就是底气!
这些话,董母却不能跟人说,就是亲儿子,她也张不开这个口。
今天,侄子忽然把这些说破,董母心酸的同时,又无比熨帖——果然是自己的亲侄子,跟自己一个姓儿,什么事都能替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