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间,余列想到了一点:“无须紫府,不依靠龙气仙箓……嘶!”
他吸了一口凉气,心间嘀咕着:“这不恰好就和当今山海界中的仙道体系,相违背吗?”
当今的仙道,可以敕封大大小小的山川河海神灵,普天之下,皆是道土!但此一权限,乃是由各地的仙箓所衍生而出,且是靠着龙气脉络来实现管辖的。
而潜宫的这秘法,其能够不靠仙箓、龙气,就大肆地封敕山川神灵,直接就和现在的仙道体系犯冲啊。
虽然说仙道广大,此等神通秘法也是属于仙道的范畴,并且修炼法术的本人,体内就蕴含有道箓,名籍仙箓,其再怎么役使鬼神、敕封神灵,也都是受着仙箓的管辖,仙庭并不怎么在乎。
但是在山海界凡间,还存在着道庭的,道庭才是名义上负责管辖界内所有山川河海的存在,且龙气就是它们控制山海界的最大工具。
能够允许各地的道宫,仙箓自理,不受道庭的管辖,就已经是道庭做出的极大让步了。
如果若是再搭配上这等役鬼封神的法术,不依靠龙气就能敕封山川鬼神,其对于道庭而言,简直就是在挖它们的墙脚,管辖之力大降,是可忍、孰不可忍?
任何道人,修得了此法术,即便不是道贼,其身上也是大大的有着成为道贼的潜力!
余列陡然间感觉,潜宫嫡脉被打成道贼,且混得如此落魄,好像挺合情合理的。
他心间嘀咕着,小九九泛起。
而紫烛子瞧见余列的面色,明白他已经反应过来了。
她笑吟吟的打量着:
“啧啧!怎么,怕了?
若是怕了,为师现在也可以将这法术,从你身上收回来了,左右不过损失五尊六品鬼奴罢了。”
余列的面色怪异,道:
“怕倒是不怕,只不过这般和道庭犯冲的法术,其来头恐怕也不简单,当真是咱山海界仙道中的吗?”
紫烛子听见他这突如其来的话,倒是目中一凝,颇有深意的看了他眼,其并未解释,仅仅是道:
“关于这一点,你现在就不用知道了。了解的越多,对于你而言,问题也就越大。”
女道悠悠说:“仙法诡异,很多时候,有些名字和秘密,本身就带有伟力,特别是在这山海界中、龙气之下,是不能谈及过多的。”
这回答让余列心间的嘀咕更多了,但是他也知道分寸,当即就将这些心思压下,转而问起了具体的东西,即罡煞配比,以及相应能够凝结的大丹。
旋即紫烛子一弹指,便将多达九门的上等罡煞配比法,传授给了他,其中无一不是七十二种地煞、三十六种天罡之列。
可紫烛子又道:“这九种罡煞配比,乃是潜宫数千年收集所得,任何一门都有机会凝结出大丹。但是它们能否和役鬼封神之术相匹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她顿了顿:“因为宫中数千年下来,以这些丹法结丹的不少,但是一颗上品金丹,都没有出现过。”
“什么?”
余列心里的惊喜感刚刚升起,就不得不失声的道:
“无有前例,没有和此法相匹配的罡煞丹法?也就是说,这份传承只能算是半个仙人传承?”
紫烛子撩了撩面颊边的长发,迟疑道:“算是半个……多一点吧。”
“嗯?”
紫烛子又道:
“根据老祖宗们的说法,罡气煞气者,绝非是如世面上所传言的,必须采摘前人所走过的罡煞种类。且天下间,强横的煞气罡气,绝对不仅仅局限于七十二种、三十六方的数目。
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为重要。如果还恰好属于独一无二的,则就是举世无双、得天独厚,凝结上品金丹的可能性最大!”
这一番道理从紫烛子的口中说出,让余列更加的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