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琰可有向你提起过他为何要将川流院建在此处?”
秦九叶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
暮色沉沉,天边亮光就要消失,竹海边缘在昏黄的光线下变得模糊,隐约像是一张毛茸茸的毡毯,在风中滚出一道道波浪。
“这里有居巢禁地做掩护,江湖中人不会想到来此探究,那位谈大人对他和川流院中之人又多有关照。再者说来,那些居巢后人在此也能缓解思乡之情。”
“这些不过只是一望可见的原因。他之所以要守在这里,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片竹海。”滕狐终于转过头来,有些阴沉的声音在她耳边一字一句响起,“我在虫笼里装的东西是海云竹开花后留下的花粉。”
秦九叶愣住了,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海云竹?那不是……”
海云竹曾是居巢的“蜜色云”,如今却化作漫山遍野的焦土。
当初翻越居巢深山时,秦九叶便曾有过疑惑,竹子根深连接、生命力顽强,可为何那片山上的海云竹时隔多年还未焕发生机,仍是死气沉沉的一片呢?现下她终于明白了。因为那些竹子当年曾在一夜之间抽穗开花,而开过花后的竹子很快便会成片死去。
“所以……这才是当年黑月焚山的真正原因吗?”
她喃喃出声,滕狐见她面上神情,知晓她已猜到一些,将她不敢说出口的事实落字成音。
“就算是再可怕的恶疾瘟疫,从染疾到发病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疫病扩散时,每个人染病时间的不同、染病时身体情况的不同,导致发病所需的时间也不同、表现出的病情也有轻重缓急。但当时的居巢古城只在七天之内便沦为了一座地狱之城,我师父便笃定其中必有隐情,最终发现了这个秘密。”
这才是黑月不惜一切代价放火烧山的不得已,这才是邱偃身为一代名将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背后苦衷,这才是居巢悲剧无法挽回的真正原因。
她之前一直以为诱使李樵发病的罪魁祸首,是滕狐调配的某种药粉,怎么也不想不到竟会是一种在天地间本就存在的东西。
秘方消失于世间多年,而竹子开花数十载也不常有,可一旦发生便是成片,如果附近有大批的潜在病患,那居巢的悲剧势必会重演。
破解秘方后的最后一丝喜悦也在这一刻被消解,秦九叶扶着阑干的手心冒出一层冷汗。
“公子琰既然知晓这些,为何没有告知于我?他是疯了不成?以为有了解药便可掌控全局?需知就算是寻常瘟疫也架不住来势汹汹,如果没有做足准备,到时候……”
“你当他这些年都在暗中忙些什么?川流院遍布天下,他花了很多时间暗中走访各地产竹且有人烟的地方,并派人前去观察搜集竹林情况,在附近埋下火油,若哪日天有不测风云,便将一切化作火海、不留后患。能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做出这个决定的人只可能是我,而不可能是你。而我虽然告诉你了这件事,却也不会告诉你那些火油埋藏的地点。”
直到最后,公子琰也仍不能全然信任于她。即使口口声声说要将川流院交到她手中、将那些跟随他多年的故人托付于她,但在有关秘方的事上,他仍表现得超乎寻常的冷酷与谨慎。
从不全心相信一人,这是他的教训与经验,也是为上位者的万全之法。
许是与那公子琰并无太深的交情,秦九叶听罢心中并未因此产生太多波动。
“那你呢?当初为何要将这件事告知于他?”
“自然是作为合作的交换条件,不然你以为如何呢?”
对方答得飞快,秦九叶也当即反问。
“但你现下也将这件事告诉了我,又想换得什么呢?”
“秘方之症已解,知晓这些有何用处?你不是自诩生意人,怎会这点利弊都看不明白?”滕狐斜着眼睛看她,眼神冰冷而无情,“我师父一度认为,那海云竹同秘方有着某种深刻联系,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研究,最后却一无所获。除了能够催发染病之人的病情,这东西再无其他用处。”
对方说罢,像是对这场谈话已感到厌烦,缩着脖子拂袖而去。
秦九叶望着对方的背影许久,再转头望向远方时,竹海的最后一丝轮廓也消失在暮色之中。
对公子琰来说,滕狐的天资和左鹚弟子的身份已经足够,完全不会再开口提出所谓的交换。而诚如滕狐自己所言,海云竹是左鹚走过的弯路,他有何必要为了那些他并不在意之人的死活,当着公子琰的面说起这些往事呢?
或者,有些事并不如当事人嘴上说的那般。
******************
入秋后的雨水仍未停歇,半个龙枢已泡在水中。
相比于周围小城的苦不堪言,眼下的九皋可算得上是方圆百里之内唯一的安宁乡、避风港。
得益于那位镇水都尉多年前治水的功劳,附近河堤还算坚固,几处重要河道每年都有人定时清理,重新修缮过的城中排水工程顶住了连月的雨水和上涨的河湖,城外虽已闹翻了天,城里人还是不紧不慢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