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再好,也是攥在人手里的。人若是都没了,银子又有什么好?”
他说罢,一根根掰开她有些僵硬的手指,固执地将几块温热的东西郑重放在她手心。
“这些你先拿着,回头买些吃食补一补身子。咱们不需要许多银子,够用就成了。”
秦九叶低头看去,手心里静静躺着一把碎银,有大有小、有方有圆,不知是攒了多久才攒出来的。
秦三友拍了拍她的手心,示意她将那银子收好,临走前最后说道。
“阿翁只想你好好活着。就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握着那把碎银,秦九叶就这么一动不动地在屋檐下站了很久。
她的嘴半张着,似乎是要说些什么的,但最终却什么也没能说出口,只能目送着自家老翁挑着担子消失在市集人流中。
“秦姑娘醒了?身子可还好?”
高全的声音突然响起,秦九叶回头一看,只见对方不知何时已立在院门前。
行伍出身的人向来机警,对方显然不可能是方才察觉她的动静,却直到此刻才选择现身,便是有意留些空间给她。
秦九叶活动一番手脚,抻了抻躺了一天一夜的腰背,努力让自己看上去有精神些。
“只是先前淋了雨、又有些疲累,现在已无大碍了,还要多谢高参将看顾。就是不知昨日同我一起……”
她话还未说完,高全已经颔首作引路状。
“秦姑娘不必对在下言谢,都是督护安排的。他眼下人应该就在听风堂,姑娘是否要随我去见他?”
她没开口提李樵的名字,对方却仿佛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但偏偏只提邱陵,这位高参将不止察言观色的能力了得,言语间分寸的把握也胜过陆子参不止一筹。
秦九叶自知无需再问,当即点点头跟上对方。
梦醒了,该面对的还得面对。她的头还在隐隐作痛,但她多一刻也无法在那张病榻上躺下去,因为她还有更要紧的事去做。
她要尽快洗清李樵身上的嫌疑,弄清楚老唐的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雨水打湿了她的鞋底,幽凉如此刻烦忧心绪一起从脚沁入身体,秦九叶带着一身风雨踏入了听风堂。
老唐的离世带走了这院中的烟火气,使得它回归了原本神庙的荒凉寂寥,四处都透着一股阴冷潮湿。
大庐酿佐河鲜的滋味似乎还在某个角落徘徊,那鳌蟹作宴的承诺却再也无人回应。
回想起五月初五那天的种种,她突然觉得老唐那时便已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才会有了那场没头没尾的热闹。毕竟他那样抠门的人,平日连抹锅底用的猪皮都舍不得扔,怎会突发奇想要请人来吃饭?
一阵刺耳的金铁碰撞声响起,秦九叶回过神来,向天井的方向望去。
只见那听出她脚步声的少年竟不知从哪追了出来,身上依稀换回了果然居的旧衣裳,没有开口说话、只急切地向她走了几步,又蓦地停住,定定望着她。
刺耳的摩擦声也跟着停下,秦九叶低头一看,这才发现他被上了镣铐,一副不行,连套两副,走动起来铁链重得能在泥地上拖出一道沟来。
“秦姑娘?”
骂骂咧咧的陆子参举着刀从账房追出来,看见秦九叶的瞬间愣了愣,反应过来后连忙收起刀来。
“秦姑娘其实不必亲自前来。你方才病了,唐掌柜又是你的朋友……”
然而他话还未说完,便教屋内邱陵的声音打断了。
“你若觉得身体还撑得住,便进来看看吧。”
对方话一出口,秦九叶心下不由得泛起些许感激之情。
在发生了这许多事后,他仍没有将她看做累赘,仍愿意相信她的能力和立场。而她能做的,便是履行当日接过玉佩时的承诺。
她深吸一口气、三步拾阶而上,三步间眉眼间最后一丝病气也褪去,待跨入那账房中时,眼睛只剩坚定的光。
房中依稀还是从前乱糟糟的样子,只房顶破了个大洞,桌案上有些散落地瓦片和纸张,雨水积得到处都是,地面上的血迹已经干涸成暗红色,雨水将血迹边缘冲刷模糊,但仍可看出触目惊心。
老唐的尸身就停在一旁,为了保持现场原状几乎没有被挪动。
“我让高全在府院看着些,知晓你心系听风堂一案,醒来后定会追问。”邱陵边说边将视线投向她身后的李樵,“凶案现场就在此处,虽说审案大都需在刑部地牢,但若能现场对线倒也直接痛快。”
秦九叶连连点头,自知此举对眼前之人来说已算得“法外开恩”,当即直奔主题道。
“在下虽比不上江湖中断门派之争的高手,但这些年也没少同落难的江湖中人打交道,兴许帮得上忙。”她边说边望向屋中那具盖着白布的尸体,踟蹰片刻后才开口道,“不知仵作验过后可有些定论?”
早在湖边的时候,秦九叶便已明确一件事:若想证明李樵清白、尽快找到真相,确认老唐的死亡时间是重点。若人是在听风堂起火前后被杀害的,那即便对李樵这样的高手来说,亦不具备充分的作案时间,所有嫌疑自然不攻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