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载着云山剑宗的弟子们,顺流而下,一日千里,如是旬日,直到了金陵。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一行人终于上岸,都感觉自身还在摇摇晃晃。
不过毕竟是武者,经谢渊提醒之后,这方面的适应力都变得出奇的快,很快就找回了6地生活的感觉。
谢渊看着规模还胜云州府码头的金陵渡,望着千帆经过,转头之后,远处楼宇栋栋,房屋鳞次栉比,城池一眼几乎望不到头,街道行人无不摩肩接踵,不由下意识吟了句诗。
虽然地方好像有点不一样,但意境却是相通。
“好诗,没想到张师弟还通诗文?”
甚少主动话的黄子峰诧异道,他是诗书传家,走武道的反而少,故而他其实也是读过不少书的。
不过饶是少读诗书三百卷,也没听过他这一句?莫不是自创?
谢渊呵呵笑道:
“也不知哪本地摊上买的诗集里看到的,就会这一句,想着应景。”
宁紫嘻嘻笑道:
“不错不错,会治晕船,还会吟诗解闷,这师弟当真有用!”
谢渊听了还没什么,黄子峰听得脸一黑。
这个师弟有用,那是哪个师弟没用?
不过宁紫大喇喇的,也没这意思,但就算有,黄子峰也没办法对这宗内二变境称第一的师姐如何。
“走吧。”
秦真阳提起行李,沉声说道。
几人走出码头,排队入了金陵府高耸的城门,见到里面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更是深刻体会到了江南繁华。
拿着地图,一路上拒绝了许多带路的住店的邀请,一行人终于走到城西一位于巷陌里的云山剑宗别院。
别院不大,地段也不算顶好,但也算要道附近。在寸土寸金的金陵府,有这么一座清幽雅致的宅院,符合云山剑宗当前的地位。
若是以后剑宗再壮大了,把前街的邻居宅子买下来,也很合适。
谢渊正这样想着,别院的大门打开,一名身着剑宗白袍的中年人迎了过来,对着秦真阳拱手:
“秦师侄,你们来啦?一路舟车辛苦,快进来歇息。”
这留着短须、面色有些黑的中年人便是别院现在的代管事,余文胜。
秦真阳抱拳回礼:
“有劳余师叔。”
几人便在余文胜的带领下安顿下来,先饮过茶水,待余文胜吩咐厨房备下饭菜,又各自在杂役的带领下分了房间,秦真阳和谢渊对视一眼,前者说道:
“余师叔,不知王师叔的遗体……”
余文胜的面色暗淡了下来:
“还在偏房停着,就等你们来了,都没让他入土为安。”
秦真阳轻轻叹了口气:
“事关重大,不得不委屈王师叔。”
余文胜摆摆手:
“哪里话!这突遭意外,谁能想到……秦师侄,你可得给查出真凶,给王师兄报仇!”
秦真阳认真的点点头:
“一定。”
说完,他就和谢渊起身,在余文胜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