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有多少战争什么名字 > 第98章 拓跋落幕(第1页)

第98章 拓跋落幕(第1页)

武城战事结束了,当石勒带着拓跋焘的首级回到大营,这场战事便已经缓缓落下帷幕。后半夜当夏军得知敌人主帅阵亡,臧霸、韩忠、伊礼这些悍将,不顾士气低落,在短暂休整过后重新组织大军,强行冲营。战事一直持续到辰时天明,鲜卑人群龙无首,以及各部头人带头请降,大营内最终还是竖起了白旗。此战夏军斩首六千,俘虏四万八千余人,突入定襄境内的敌军,除了完颜宗不知所踪外,其他的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与和连开战以来,取得最大战果,经此一役,鲜卑人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分兵骚扰了,只能老老实实的聚集兵力优势,死磕城关。武城战事结束的第三天,经过长途跋涉,急行军的李信,也终于赶到了雁门。当他得知定襄大捷,俘斩五万四千的战果后,并没有表现出丝毫喜色。高大的森严的府邸内,夏军北部高层汇聚一堂,门外是典韦那不动如山的铁塔身影。大厅内王修、李原、牵招、田豫等雁门守将,跪伏在坚硬的地面上,不敢妄动。上首处李信凝眉端坐,左列是太史慈、周仓、昌豨、伊礼等面色冷然的军中将领。右侧是贾诩、逢纪、王充、张既这些文职官员,同样面色微紧。大厅静默无言,只剩下李信不断翻动竹简的咔咔声绞在众人心头,一时间气氛沉闷压抑,让人惴惴不安。“砰!”李信凝目将手中讯息阅完,猛然拍案而起,隼一般锐利的眸子扫过大厅:“吾三令五申不准出城,不得擅自与鲜卑人发生冲突…”“是谁给你们的胆子,谁给你们的权力,敢如此行事?”李信已经对北方这几日的战事,有了大概的认知,但正是因为了解,才愈发的怒不可遏!这些将领不听军令也就算了,竟然擅自调兵出城,与鲜卑人刀兵相向。这让李信暴怒:“尔等心中还有没有军纪铁律?他臧霸还有没有把我这个主公放在眼里?”众人惴惴不敢言语,太史慈这名将领几次欲言,但却不知从何说起。实在是兄弟犯下的忌讳太大,他也不敢再这个时候在触李信霉头,若主公怒气升级,到时他想救人也也不成了。武将沉闷,而逢纪也瑟缩在策不敢弄出声响,老狐狸贾诩老神在在。他知道李屠夫这只是暴怒的前兆,真正的暴风雨恐怕还在后面。果然,李信在咆哮一通后,旋即将身前案牍猛地踹翻。他目光森然,死死的盯着地上的王修等人:“违抗军法,藐视吾规,妄劫急令,擅禁传训兵”“如此大罪,按律如何?”听到训话,原本匍匐在地上的王修猛然抬头:“大帅,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与其他人无关,罪责全在于吾!”“我王修违背军令,死不足惜,但亦有言憋在心中,不吐不快!”夏军的铁律如何,王修作为军中将领,自然清楚无比,他既然做了就已经做好了被处决的准备,这一点谁也救不了他,太史慈也不行。所以他已经看开了,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唯死而已!“好个一人做事一人当!”李信心中更怒,杀心自起:“汝还有何遗言…”“大帅!”王修猛然抬头,沉声道:“军令如山,我王修抗令,死则死矣!”“但魏延令我等刀枪入库,不准出城,甚至不允许我等抵抗…”“难道非要鲜卑人杀进雁门,攻破晋阳,北地生灵涂炭也不能反抗不成…”“鲜卑人的刀已经架在将士们的脖子上了,若还不反击,那我等还要手中刀枪有何用?”“大帅平日里教我等做狼,既是狼,兄弟们便做不到束手就擒,做不到引颈自戮…”“我王修的刀,是用来杀人的,与其死在鲜卑人的屠刀下”正所谓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李信麾下将领,大都是一群桀骜不驯的家伙。云中统帅臧霸,是年少时杀官劫狱的狠人,徐晃是从炮灰营里杀出来的猛将,黄绍周仓是铁杆造反派。郭藴麾下的张辽、高顺、曹性、魏续、等雁门将领常年与胡虏作战,绝对不会坐视北方沦陷。就连当初叛逃的孙雍,也不是什么善茬,可能只有太史慈算是靠谱一点。但这个冷酷如铁石般的青年将领,同样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之人,若不然他也不会在乌桓和匈奴地界造下那么多杀孽…这些人带出来的兄弟,想让他们听令可以,但刀枪入库,坐视视鲜卑人在境内烧杀抢掠,奸淫百姓,他们中有些人还真不会无动于衷。而王修是太史慈的心腹兄弟,是游侠出身,虽然嗜杀,但心中还有热血未泯,不会束手待毙,不会任由鲜卑人破关劫掠。如此重重因素下,王修拦截信使,促成各部将领联合抗击鲜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好好!”原本李信以为王修主动交待,会认罪求饶,没想到对方竟然已经心存死志。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他怒急反笑:“汝即有心求死,来人”“大帅!”“主公,不可!”眼看情况不对,昌豨伊礼这些人也顾不得沉默了。他们纷纷出列求情:“大帅,还请看在军中兄弟奋勇杀敌的份上,给王将军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请主公开恩!”“请主公开恩!”“请主公开恩”太史慈踏步出列:“主公,王修犯错,乃吾御下不严之责”“闭嘴!”不等他揽责,李信直接打断道:“军法无情,岂能因人而改”“请主公开恩!”说话间,太史慈这个平日里坚韧如铁的汉子,推金山倒玉柱般的拜倒在地:“请主公开恩!”他深深拜倒,心中知道这个时候一切的言语都是徒劳,只能希望主公看在兄弟们往日里奋勇杀敌的情面上,给一个活命的机会!当初跟随他出来的兄弟,伤的伤死的死,如今仅剩下阿东李原和王修三人。这些都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战场上流血牺牲无话可说,但现在却要被正军法,他怎能无动于衷。“大帅开恩!”“请主公开恩!”这一次,不但武将出列求情,就连逢纪贾诩这样的谋士同样出列进言:“主公,北地大战在即,军心为重…”“且将在外,直面战场复杂形势,岂能循规蹈矩,有战机而不决…”“您授予各部将领临机决断之权,不就是为了防止突发军情吗…”“且此战,我军歼敌十二万,全灭入境胡骑,大涨主公威势,天下称颂…”“此乃胜功,王将军之事可押后在决,等到将鲜卑逼退,是杀是剐自有大帅抉择…”众人相继站在李信的立场上,言明利害,为其着想。主公如今正在气头上,这个时候不能去否决他,只能想办法将事情拖后。等过段时间,李信气消,那时候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修小命说不定就保住了。人的情绪很多时候会影响着当下的决断,在不同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往往有异,这一点深寖人心的老狐狸看的很清楚。众人皆言,李信心中思虑一番,不得不压下心中沸腾的杀意。无论是看在对方的战功,还是太史慈及军中众将的情绪上,亦或者是接下来应对鲜卑人的战事,王修此人现在确实杀不得…想到这里,李信沉默片刻,冷声道:“功过不抵,死罪难免,将王修压下去,待鲜卑战事结束,自有军法衡量…”“李原遇事不报,同样罪不可逃,官降十级,杖责八十,以儆效尤…”亦如贾诩所言,大战在即杀之不详,而且还会让军中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寒心。最终,李信还是忍着恶气,将事情押后处理!作为雁门后勤总管的李原,同样没有逃掉,被革职降级。只不过他是幸运的,因为王修在准备抗令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后果。所以为了避免兄弟被牵连,直接将其打发去了后勤,如今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其实革职降级都没什么,对于他们这些武将来说,只要能活命早晚还会爬上来,因为能力人脉背景都决定了他们不会就此没落。大哥太史慈也不会任由他们埋没,只是苦了王修这名义士,后命堪忧:()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