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议和之后琅州边境回归了安宁,百姓们又开始春耕秋收,过起了各自平凡的小日子。夏末时节,顾思年终于回到了琅州城。这一趟去京城足足花了两个多月的功夫,好在有褚北瞻、董寿这些人在,琅州城的各项军务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尤其是征兵,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有一万余新兵应征入伍。琅州城内多了一座新的总兵府,门口悬挂着“顾”字匾额。这地方本来是一座古宅,一直荒废,修修改改成了总兵府,顾思年在琅州城里总算是有了个家。至于说劳民伤财的盖个华丽宅院,他一点都不感兴趣。能住人,能睡觉不就得了?来往百姓看到那个“顾”字时无不面带尊崇,心驰神往。顾思年用短短两年的时间就让整个琅州百姓记住了他的名字,只因为重新响彻云霄的两个字:死战!府门外停着一排排高头大马,目光锋锐的士卒牢牢守在门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新立的总兵府守卫森严,因为今天整个琅州所有带品阶的武将都在这了。府内正厅整整齐齐的站着几排壮硕的身影,全都甲胄在身,弯刀悬腰。褚北瞻、董寿、游峰等等一张张熟悉的面庞都在翘首以待。在场唯一一个文人就是第五南山了,身为幕僚的他今天唯一的任务就是欣赏。欣赏一个崭新的琅州卫。“顾将军到!”“轰!”所有人同时双手抱拳,单膝跪地,怒喝道:“末将参见琅州卫指挥使!”每一个人都低垂额头,腰背挺直,铠甲触地。其实从顾思年建立凤字营开始就给自己麾下定过一个规矩:凉军士卒,带甲不跪。但今时今日,这些个将军们一定要跪地行礼,因为他们对站在中堂的这位男子心服口服。不管是曾经的琅州卫第一悍将游康,又或者是成名已久的副总兵董寿,今日都心甘情愿的献上一拜。顾思年也没有拒绝,环视厅内一周之后便轻轻一抬手:“众将请起!”“轰!”“坐!”“诺!”正厅中威严肃穆,一股凝重从大家心底油然而生。“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顾思年微微一笑:“从今年开始,朝廷每年会给琅州下拨四万人的军饷物资,比往年足足多了近一倍。新任的户部清吏司左执事沈大人负责琅州军需调拨,他老人家会确保这些东西一分不少的运到琅州。另外,昨日我已经与文刺史、慕别驾以及刚刚正式就任同知的苏晏清苏大人聊过了。琅州每年的赋税除去正常的开销,还可以再供养一万军卒。也就是说,我琅州卫可以扩军至五万之数!”顾思年摊开右手,五根手指就这么在空中晃悠着,嘴角带笑。仔细一看就发现整条线都串起来了,户部发下来的军饷有沈儒过手、琅州本地则是苏晏清监督。这么多银子再转到江门那儿购买各种军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自己人。一分一厘都不会少!“哈哈哈!”众人开怀大笑,齐声高歌:“彩!”这些常年征战沙场的将军们比任何人都懂扩军一倍是什么概念。而且他们还十分惊叹于顾思年的能力,户部在他们眼里一向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怎么顾思年去了一趟京城就这么大方了?看来他们的大哥不仅会带兵,还会周旋于朝堂。“银子有了,接下来就是扩军。”顾思年笑着压了压手:“从今天开始,琅州卫再无营兵、乡勇之分,所有人都是边军将士,没有高低贵贱!军饷待遇一视同仁,我们能吃饱饭,底下的将士也得吃饱!但我丑话说在前面,每个月的俸禄一样,但如果想挣军功、拿赏银,就得靠自己的真本事!”顾思年很清楚,守卫边关绝不可能靠一腔热血,更要靠实打实的银子。连妻儿老小都养不活,凭什么让人家卖命?“诺!”“第二件事。”顾思年沉声开口道:“琅州卫要从上到下进行改制,骑军步卒分开治军,各营要特色鲜明,将拳头捏紧,上了战场才能打出气势。首先,原有的凤字营、望北营、陷阵营、白羽营进行扩军,各营满编三千,只要骑兵!秦熙升任指挥佥事,代领凤字营参将,林易槐任副将,主管军务。望北营主将安建,副将谢连山。陷阵营主将蒙厉,副将贺当国。白羽营主将花寒,副将暂时空缺。”七名武将同时迈步而出,沉喝一声:“诺!”“先登营同样扩编至三千之数,尽选全军悍勇步卒入营。主将曾凌川、副将武翔。”“诺!”“另外再新立一营,赐名游弩,整训一千游弩手扩编成营。每逢大战,游弩必率先接敌,杀机重重,九死一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正所谓游弩四处,生死陌路。万风,游弩营就交给你了!”“末将领命!”“除此之外,以寿字营为班底,改建左骑军,董副总兵代领左骑军主帅,韦风成升任指挥佥事,兼任左骑军副帅;以锋刃营为班底,组建右骑军,游将军代领右骑军主帅,原锋刃营副将宋巍任副帅。除几营主力之外,剩余骑军皆入左右骑军,以眼下琅州可以提供的战马数量,两军各暂定五千兵马。”“诺!”“另外,原指挥佥事褚北瞻战功卓着,经兵部核准,升任琅州卫副总兵!”褚北瞻一步迈出:“末将领命!”其实大家早就猜到升任副总兵的会是褚北瞻,这一次凉燕大战,褚北瞻已经用几场面对面的阵地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比起领兵冲阵,厮杀战场,他更适合坐镇将台,排兵布阵,运筹帷幄。董寿左看右看,按耐不住的问了一嘴:“顾将军,貌似现在除了一支先登营外,其余都是骑军啊,那全境的步卒怎么办?”按照顾思年的改制方案,骑军连游弩手在内总计两万三千兵马,那还空出近一半的编制。“步卒嘛自然是独立成军。”顾思年慢悠悠的说道:“将全军步卒都放在一起,整合操练,大家觉得如何?”众将大眼瞪小眼的瞅了瞅,游康嘟囔道:“可以倒是可以,但两万多步卒啊,占了琅州卫近半数的兵力,得有一位能将领兵才行,不然整个琅州卫就不成战力了。”大家将目光全投向了顾思年,这位步军主帅会是谁?貌似军中有战功、能服众的将领都有安排了。顾思年笑眯眯的问了一句:“大家觉得呢?”一个个的苦思冥想,最后还是董寿说道:“我在琅州卫这么些年了,平心而论,步卒治军当首推楚仲骞楚老将军。当初苗家出自骑军、楚家出自步军,楚老将军一手操练出来的步卒甚至可以拦住燕军骑兵的四五轮冲锋而不溃败。放眼琅州卫,无人能出其右。就连现在军中步卒的许多将校军官,也是楚老将军练出来的。”“这话我认同。”游康附和道:“当初游将军也说过,在琅州,楚老将军步战最强,甚至边军六卫中也罕有能胜过他的。许多年前老将军曾在雍州作战,以三千步卒全歼两千燕骑,一战成名!那一战算是让边军开了眼。”一众将领纷纷诧异,没想到楚老将军当初如此英勇。以步卒全歼燕骑,且没有太大的兵力优势优势,这种胜仗连他们都没打过。顾思年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人选还真不错,楚老将军资历高、威望重,军中又有大批熟悉的部署。全州的步卒交给楚老将军最为合适!其他人都不行。”“唉,可惜啊。”董寿紧跟着叹了口气:“老将军年事已高,这么多年也无心过问军伍。想让楚老将军带兵,那就是天方夜谭。”“谁说老夫不能带兵了?”就在众人愁眉苦脸琢磨着重新考虑一个人选的时候,一道苍老的笑声从正厅后的屏风传了出来。除了顾思年以外的所有将领都目瞪口呆,楚仲骞就这么施施然的站在了他们面前。“楚,楚将军。”董寿无比错愕。楚仲骞竟然穿着一身甲胄,正是当年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那具黑甲。楚仲骞在琅州成名时,他董寿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卒,恍惚间他好像回到了十几二十年前。“哈哈哈。”顾思年朗声大笑,伸手一指:“给诸位介绍一下,琅州卫第一任步军都统,楚仲骞!官衔与副总兵相当,授从四品!自今日始,全军步卒,尽归楚将军指挥!”全场惊骇!原来顾思年早就定好了步卒的主帅人选,这个所谓的从四品步军都统还是顾思年好不容易从姜寂之那儿磨来的。顾思年率先起身抱拳:“顾思年,见过楚将军!”“轰!”“见过楚将军!”看着一排排抱拳行礼的战将,楚仲骞早已冰冷的内心似乎又有一股热血在翻滚,弯腰还礼:“见过诸位将军!”“参见顾总兵!”大厅中满是弯腰鞠躬的身影,这就是未来琅州卫军权最重的那批人。楚仲骞年纪最长、资历最老,犹如定海神针;其次是董寿、韦风成,宋巍,几人正值壮年,久经沙场,为中流砥柱。然后剩下的都是这两年成长起来的新锐武将,顾思年嫡系中的嫡系。看着满屋子的战将,顾思年心满意足,未来这些人将一起并肩作战,生死同行。“呼~”顾思年长出了一口气,朗声喝道:“各自整军,五日后,校场阅兵!”「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朝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