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o年初,央视新闻评论部年会上,《百姓故事》节目组,采用1959年抗战故事片《粮食》的画面,重新剪辑配音,制作了《粮食》。
将鬼子抢粮的故事改造成了评论部的节目组之间争夺片源的故事。
2oo1年2月,《实话实说》节目组的两个工作人员,照着《粮食》的思路,虚拟了评论部内部权力斗争。
o1年11月,演艺人协会的年会,内部人员再次弄了《大史记》。
取材于《鬼子来了》《茶馆》《有话好好说》《智取威虎山》等电影,借由电影重新剪辑配音而成。
此后几年也有恶搞视频,但只是自娱自乐。
影响力不是很大。
当然,《馒头》一开始也是自娱自乐。
去年12月底的时候,29、3o号左右,《馒头》在视频网站上出现。
o6年初在网络上蹿红。
6◇9◇书◇吧
沈三通看了一遍,2o分钟长,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
确实好。
用无厘头方式,补上了《无极》的逻辑缺陷。
和沈三通预料的差不多,馒头属于偶然。
也不算偶然,应该说是偶然的必然。
天时地利人和。
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无极》很烂,胡戈自己有才。
所以馒头火了。
沈三通要观察,看看一些媒体是如何一步步转化的。
目的是什么,弄清楚。
无极已经下画没票房,现在接手的不是贺岁档的利益冲突方,而是另外一伙。
陈凯各的回应是灾难性的不差,但是他为什么回应?
以沈三通对陈凯各的了解,他太高傲,太傲慢。
单纯恶搞视频,他肯定不在乎。
之所以在乎、回应,是馒头有了不可小觑的社会影响力。
恶搞视频,从网络传播,到可以影响现实社会,肯定是有链条的。
沈三通嗅到了一些熟悉的味道。
看乐子归看乐子,沈三通回家过年。
回家之后,沈三通就麻了。
沈三通向老妈抱怨道:“周春霞同志,你遛狗呢!”
回到家就没歇过。
老妈遛儿子。
爷爷奶奶家,姥爷姥姥家,七大姑八大姨
这些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