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贺正岩除了祝她们新年快乐之外,还透露出他即将调回京市的消息。
林珊原本还不确定这是不是好事,毕竟有些人宁愿在外面当一方大员,也不愿意进京当差,不过从他的声音中听出几分雀跃后,林珊就笑着恭喜了他。
贺正岩说他二月底回京,还把新单位的位置说得很详细,那意思很明显,就是以后大家都在京市,可要多联系啊。
林珊笑着应完,把开服装店的进展告诉他了。
贺正岩认真听完,开始夸她:“我还没见过这种店,不过光听你这么说,就觉得一定能吸引很多人来。你们这个服装店要是能开到京市,肯定会更成功。”
林珊笑道:“我确实有去京市开店的想法,但是在没攒够资本之前,还是现在安河开比较稳妥。”
贺正岩听起来很开心,又开始夸她:“你做事看着很大胆,但其实都是经过谨慎思考的,这点很厉害。”
林珊受不了他一直这么夸自己,把话题引回他身上之后,两人又聊了几句家常便挂断了电话,毕竟谁都煲不起长
时间的电话粥。
至于要送给他的随身听,她没提,反正他要回京,到时候直接当面给他就行。
大年初六包子铺开业之后,林珊就请所有店长们,把服装店的招工启事贴在了门口。自家的流量不用白不用,一边招工,还要一边向食客宣传“红珊服装店”如何高档,如何厉害。
由于包子铺的待遇是出名得好,很多本来就想来林珊家干活的姑娘们一看她家要开服装店,立刻蜂拥而至。
林珊和林红忙活了好几天,才从那么多的应聘者中筛选出了四位售货员和一位店长。
店长名叫杨艳,她是通过城东包子铺的店长、王军的表姐徐娟找过来的。三十岁的年纪,利索能干,之前在服装厂当车间组长。
杨艳在服装厂的工资不算高,活还累,虽然是正经工人,但是看着徐娟在林家干得风生水起,年底还开了那么多钱,她就动了心思。
她全家人家倒是挺支持的,要是能面试上,她去厂里办个病退,还能把工位传给自家人,这样钱也能挣,工位也不会丢。
于是杨艳就决定来试试。如果说之前她心里还稍微有那么一丝犹豫,再见到林珊之后,就彻底坚定了想在服装店干的决心。
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搞这么大个公司,又是省状元考上了清大!现在还要开个这么大的服装店,全安河也找不出比她还有本事的姑娘,跟着她干准没错!
杨艳略带忐忑的面完试,回家等了三天信儿,就在她以为彻底没希望的时候,徐娟笑呵呵地通知她,让她第二天去公司培训。杨艳当时激动地都蹦起来了,比当初进服装厂的时候还开心。
其他四个售货员,林珊倒是没有遵循后世精品店那种,只选漂亮的身材好的标准。她选人首先是品德和性格,外貌上五官端正就可以了。有时候整个店过于漂亮、过于精致,反而会给顾客一种不敢踏进来的感觉。
尤其现在全国人民都还没有富起来,大家多半都是泥腿子出身,全部按照精品店来弄会过犹不及。
培训员工的工作由林珊亲自进行,流程和规范她解释得非常清楚,赏罚制度也极其分明,五位女同志不到一个礼拜就完成了岗前培训。
搞定员工后,只要等着装修和木工收尾,基本就准备齐全了。
木工师傅提前在初七交货,林珊验收了一遍没问题之后,师傅又给全部的货架、桌椅和柜台刷上了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