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在床上,与那妓女厮混到关键阶段的士兵们,亦是如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幽州城内,数万大军所需要的伙食,就是一个大数目了。
他们有专门的火军营。
负责给大军供应饭食。
就是做饭。
火军营里面的营头,乃是一个青年军官,不过他出身清贵不太管这些个杂务,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粗使的活计,都落到了一个老宋头的手上。
老宋头的名字,叫宋二和。
在这幽州军中,也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
老宋头年龄已经四十余岁了,他二十多岁,便来幽州从军,在火军营里面,呆了有十几年,从军入伍之时,便是火军,当下亦是如此。
火军营内,度过了十几年。
也混出来了一些名堂。
因为火军营内,有些留不住人啊。
大家都是想在前线与突厥人厮杀报国的,有几个年轻人,能够耐的住寂寞,呆在这火军营里面,一呆就是十几年的时间?
绝大多数的进入到火军营的士卒们,用不了几年,便会想办法调走了。
唯有老宋头,一呆便是呆了十几年。
也因此,在这火军营,混得了一官半职。
成为了一个火长。
就是专门管大灶的。
军中做饭,可不是饭馆里面做饭,更不是寻常的小户人家那里做饭,那锅皆是大锅,而且一溜排开,数十口大锅,同时造饭。
显得相当之壮观。
因此,也需要有人专门管理,此人便称之为火长。
如今,老宋头看着飘洒下来的雪花,一点指挥着手下的人,一边亲力亲为,进行淘米揉面。
军中的士卒们,南北皆用,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们便是来自于五湖四海。
为了同一个目标,到达幽州这个大军营里面的。
士卒们南北不一,口味自然也不同,有喜欢吃米的,也有以面食为主的。
所以,这幽州的军营里面,供应的饭食,是既有大米,也有大饼,馒头,面条之物。
总而言之,是考虑周全。
毕竟,兵者。
足食,则足兵。
倘若饭都吃不饱,吃不好,士卒们没有体力训练。
又如何能够,练出来一支真正的强兵劲旅。
又如何,能够打造出来一支精锐之师?
更甭提,饿着肚子与敌人厮杀了。
饿着肚子,自然也无力气。
那就不是厮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