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郁盛低头问道,“你怎么还有这么多银子?爹给的都?没用吗?”
“爹,我老师也给了。”林泽小声回道。
这是真话?,谢太傅每回送信来,包袱里都?有几十?两银子。
信中他老人家是半点没提,林泽知道肯定是他担心林家银钱不凑手,方才做此安排。
林泽后面回信有专门跟他说自己有银子,不用再送了。但下次谢家来人的包袱里,还是有一包银子。
林泽现在手头的钱是越来越多,本以为动用一点陈辉鸣那?份钱,谁知道一点没用上。
在书院念书,吃了吃喝以及部分生活必需品的花销,林泽基本不在其他地方花钱。
细细算下来,每天三顿吃肉菜,一个月下来二两银子都?有剩余。
家里每月林郁盛来看望,必会大包小包外加二两银子的生活费。
林郁盛一听?,不仅没有太高兴,反而怕儿子在谢家那?边因此没脸面。
出了店铺,林泽见他爹面色不虞,“爹,你放心,谢家的银钱我都?没动,这都?是你们每月给我的。在书院里每天就吃三顿饭,我哪能花得完。来之前你们又给我好些银子,这几个月下来,可不有好几两剩余的?”
“谢家给你多少,自个儿收好,那?是你老师的恩情,日后科考或是别的,用在你自己身上便是。但给家里置办东西,那?银子便不能用。”林郁盛稍稍安心些,但还是趁机把道理给儿子掰扯清楚。
林泽认真道,“爹,我晓得了。”
父子俩接着去不同的地方买了不少石潭镇没有干货、吃食以及过年用的香烛、黄纸、对联纸等。
林郁盛顺道给自己添了一些读书人用品,父子俩还淘到了几本书。
两人背篓装得满满当?当?,回到脚店,将?一包干果、一包点心拿给杨大娘。
“多得您二老对我家泽哥儿的照拂,就是些心意,可不要推脱。”林郁盛道。
杨大娘和杨二郎拒绝不了,只好收下,杨大娘热情道,“开春来书院,记得随时到我们家吃个便饭。”
“大娘,您老替我向大叔和杨三哥问好。”临走前,林泽挥手道。
离开安阳县城,已经临近中午,太阳并没有出来,阴天下雪的可能性挺大。
林泽三人没有在闹市里吃东西,而是选择在城门附近的一家小摊,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并一碟包子。
天冷,肚子更容易饿。
三人吃得肚皮溜圆,方才继续往石潭镇赶路。
果不其然?,约莫半个时辰后,天上就飘来稀疏的雪花。有些不好走地路面,林泽三人只能下来牵着骡子慢慢过。
“用油布盖上板车,咱们也戴好斗笠。”林郁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