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下到水中,牧童还骑在它身上。
穿着草鞋的两只脚探入水中滑动,又将脚绷直,防止鞋子被水冲走。
看向赵荣时,牧童带着好奇之色。
“大哥哥,你是在练剑吗?”他约摸六七岁,声音嫩得很。
“是。”
忽然,牧童嘻嘻笑了几声,“不对不对。”
“哪里不对?”这下轮到赵荣好奇了。
“前段时间村上路过好多武林高手,我远远看过一些人练剑,那些招式很精彩,比官亭集上的卖艺人还厉害。”
牧童笑着用手上抓着的木棍比划了几下,似乎是那些武林人用的招式。
又趴在牛上笑道,“大哥哥就练错了。”
“只是往前刺,与我用木棍削草差不多,卖艺人像你这样,可就没人给赏钱了。”
赵荣嗤嗤一笑,心道童言无忌。
虽不反驳他的话,心下也稍微有点不乐意。
‘我这样一刺,天下有多少武林人能接得住?’
转念又一想,我与小娃娃说这些做什么。
于是笑着摇头,也不说话逗趣。
那善良的牧童却以为赵荣因他话语而伤心,又赶忙道:“大哥哥,别生气。”
“你若不会那些招式,我可教你一些。”
那黄牛倒也乖巧,牧童在它身上甩动木棍,竟也纹丝不动。
赵荣何等眼力,牧童拿棍一耍,却有几分招式的样子。
牧童又极为认真,连耍几遍,终于让他有了一丝兴趣。
于是,赵荣又刺一剑。
牧童看完,脑海中有点奇怪感觉,但还是摇头。
赵荣忽笑问:“你认为怎样才算最厉害?”
牧童朝河中一指,“二河村河里的鱼最机灵,大哥哥能刺中水里的鱼,便算最厉害。”
刺中水里的鱼?
他眉头一皱,忽然想到什么。
要刺水中鱼,须得朝鱼下方刺一点,这般技巧打渔人自然知道。
此间道理与“这山望着那山高”如出一辙。
可乍一寻思,其中虚实相接的奥妙,着实叫他心神略有一阵朦胧感。
衡山剑法,便是有虚有实,幻剑更是如此。
赵荣神色一凝,水中正有一条大板鲫逆流而上。
黄牛上的牧童只觉眼睛一花,盘坐在河边的大哥哥像是一下飞了出去,他的目光完全跟不上那道青影,似乎在河中滞留一瞬,再定睛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