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从一条临近河流的小道上调转马头,想回转到官道。
就在此时
河流下游,碧绿树林后,忽然传来清亮的歌声。
这与他们之前听到的山歌不同,也不是山间呼唤朋友的号子。
那声音清脆悦耳,将他们吸引住了。
少年听得入神,姐姐停住调转的马头,喊了他一声,与他一道朝歌声传来的方向。
这是一条珠江支流。
在小道之后,还有小路。
河流边,有一条往山道的阶梯很是陡峭,马儿上不去便拴在路边的香樟树边。
石阶上布满苔藓草衣,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一些树藤从山道两旁垂下,在石阶顶部,如同一扇扇巨大的拱门,掩映幽境。
复前行,道旁有一排两个拇指粗细的稚嫩水竹。
因过一条河湾,水流更急,哗啦啦的水声与远处清脆的歌声交相辉映。
不多时,那歌声停了下来。
显然是发现了两位不速之客。
赵玉彦闻到一阵花香,转过水竹一处遮挡视线的弯角,看到道旁全是鲜花。
有的栽种在花盆中,还有的攀在花架上。
这时听到几声鹤鸣。
入眼是一片宽阔空地,前方是几栋木屋,木屋之后还有一条延伸到深处的道路,不知通向何处。
这屋檐下扎着竹篱笆,里面豢养着几头白鹤。
它们扇着洁白的翅膀轻唳,眼睛望着屋顶上的人。
那人手持竹篮,正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溪石斑投向白鹤。
“你们是谁?”
屋顶上坐着说话的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看样子比赵玉彦要矮一点。
他说话瞬间,提着篮子从一丈多高的屋顶一跃而下。
落地时极为平稳,看样子轻功很是不凡。
他好奇瞧着姑苏姐弟,又追问一句:
“你们怎会来到这里?”
赵玉彦抢先姐姐一步,抱拳道:“我叫任玉彦,你叫什么?”
那少年似是没什么心机,直接回应道:
“我叫杨君采。”
复又追问:“这里从没有客来,你们怎会来此?”
赵玉彦道:“我喜欢曲艺,之前在山道上听到了你的歌声,这才一路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