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莫要辜负朕。朕也相信你不会辜负朕。”“好的,校长。”曹变蛟露出了属于少年的开朗笑容。那笑容是誓言,是忠诚,是勇敢。他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回答。这个突兀的回答。让崇祯的神情一怔。校长,这是个久远,意义深远而又熟悉的称呼啊。校长的称呼,一瞬间就让崇祯想到了百万热兵器大军,炮火连天的激情岁月。也想到了说出“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那句笑梗的话。那个豪情万丈的光头常凯申。“怎么想起这么称呼朕?校长?挺别致的称呼。你还别说,朕喜欢。”崇祯看着曹变蛟的眼神,炯炯有神。那眼神都要变成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亮了。曹变蛟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这才讪笑道。“末将近日翻看了《后唐书》,知道校尉之长,名为校长。末将又经常听陛下,常常把内书堂称呼为大明皇家学校。因此,末将把这两个东西联系在一起。脑袋瓜子突然就冒出来,校长,这么一个词。末将心直口快,知道陛下不会因为这等小事责怪末将。也就直接说了出来。”“好好好。变蛟真是朕的霍骠姚啊。校长这个称呼,甚合朕意。以后你们这些内书堂的学生,只要是听过朕讲课的。都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喏,就是这样的场合,叫朕校长以示亲近。”崇祯这回是两只手都伸出来,使劲按住曹变蛟的肩膀说的这些话。好小子,本来是他自己该提的话,结果让曹变蛟说了出来。校长一词,提前三百多年出现。以后叫校长的人,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和皇帝休戚相关的铁杆亲信。崇祯就认得少年将军霍去病,那白袍神将陈庆之之类的,实在不适合类比。每每崇祯夸奖年轻将领,上首第一句话就是朕的霍骠姚。崇祯短短的年前年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用朕的霍骠姚这个称谓。依次夸奖过吴三桂、曹变蛟、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人。而且未来这种称谓的适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之中。崇祯这种不似君王的言语和动作,又惹得后面的大臣们长吁短叹。新帝崇祯,颇似荒淫骄奢的武宗啊。当年武宗也是巡幸宣府镇鸡鸣驿,兴之所至,自封威武大将军镇国公,还给朱寿。不过好在崇祯只是好为人师,称呼个校长就校长吧。只要不觉得自己,是个可以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就行。崇祯对待曹变蛟是一个态度,这样不敬师长的犯错,就是变相的约等于夸奖的惩罚。让后面的大臣们都吃味不已。等到了吴三桂、祖泽润和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的时候。崇祯又是另一个态度了。看着跪了一地的未来,大清的栋梁之材。未来大清的平西王吴三桂、三顺王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和兵部右参政,汉军旗固山额真祖泽润。此时崇祯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些人哪个不是未来,沾满汉人鲜血的汉奸和刽子手。旧时空的崇祯,简直就是大明版的运输大队大队长常凯申。不光送物资,人才也是大把的往外送。此刻崇祯的心里有个声音,在提醒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杀!全部杀了!一个不留地全部杀了!每个人还要诛九族!这些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汉奸,不趁机一网打尽,难道还要留着继续祸害大明江山吗?可下一刻的崇祯,低头看着下面,一张张看向自己,充满崇拜、敬仰、忠诚的脸庞。就连那祖泽润也是一脸激动的神色。崇祯觉得自己,现在杀了这些人,杀了这些人的全家。才是没事找抽,自掘坟墓。等他处决完这些年轻将领,大明的武将阶层也算是断档了。关键是他怎么向臣民们,解释自己这匪夷所思的举动。总不能说,这些人都是汉奸,十几年后,会带着建奴八旗杀我大明汉人,夺我汉家江山?自古论迹不论心,论心全是罪人。再说这些小将们,还都是赤心一片。任何坏蛋不是生来,就是坏蛋的。有他在的这一世,这些小将们注定是大明的栋梁之材。想透了这一层的崇祯,在每个人受罚之后,都是一顿亲昵的拍肩膀。这事情也算是轻轻揭过。崇祯对这群未来的二五仔,已经是尽到了君王该有的仁慈宽恕。要是他们将来还是二五仔,那只能证明自作孽,不可活了。到了那群小太监,崇祯没废话,都不是什么历史名人。崇祯直接摆摆手,交给司礼监就是。就在这时候,一个小黄门一脸喜意地从走廊里。呲溜一下滑跪进来,把握的力度刚刚好。,!光滑的地面极大地减少了阻力,让这个小黄门,正好滑跪到崇祯脚下。“大喜。大喜啊。皇爷。科学院那边传来大喜啊。奴婢西苑当值太监杜勋,给皇爷报喜了。”杜勋这一串滑跪,加上报喜的丝滑操作。崇祯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小黄门是在演杂技吗?崇祯身边的三大司礼监秉笔太监,看到这小黄门的丝滑操作,却都是心中暴怒。没规矩,争宠,那往上爬的心思都写在了脸上。这杜勋简直就是在找死!从哪里钻出来一个没大没小,敢越级上报的孙子?杜勋,那是谁的门下?好像是原御马监刘应坤的门下。妥了,这就是在找死。如今掌印太监曹化淳,还休养在家。司礼监真正当家的就是王承恩、方正化、刘若愚和魏忠贤。其他的秉笔太监,如韩赞周、王德化、高宇顺都已经外放当监军和镇守太监。那刘若愚负责案牍工作,平时不出宫的。魏忠贤身份敏感,也懂得明哲保身。只管东厂这摊子事,别的事情不问。今天跟在崇祯身边的就是王承恩、方正化和魏忠贤这三个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没忍住,看了王承恩和方正化一眼。那两人鼻子都气歪了。:()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