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乱唐主角 > 第19章 亲子同心(第5页)

第19章 亲子同心(第5页)

“香儿这个主意想的真好!母后有些想法提升女性地位是没错的,可惜太过冒进,才马失前蹄,朝野怨恨,如若能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选才用人得当,女人中亦能逐步选拔贤才呢。”李显看到妻子的构思,感到十分的满意。

“杀!杀!杀!”进入到操练阶段,在刚刚晋升的副内将军袁秀华举起令旗指挥下,女兵们不同的开始进行模拟的搏杀,有的互相举起长矛和刀剑对击,有的彼此赤手空拳开始了肉搏。

精选的两千壮女在经过认真训练之后,打斗的力度和尺度也十分认真,不逊色于一般男性兵士。

“《史记》中写到孙子训练吴王的宫女为兵,许多人不听号令,肆意嬉笑,被下令斩首两个带头的妃子才让军纪严明,此番女兵军纪如此严整,是用什么办法训练的?”李显皱着眉头,一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的问道。

“选人之初就很重要,之前孙子训练吴王的宫女,平日里就毫无基础,此番进行选女,预备为兵者,开始就以体力见长者为标准选拔,有不少就平日习惯劳作甚至狩猎,精选出两千人以后,再经延基他们右羽林军派人进行训导,自然而然就成了,裹儿也有时候和她们对练刀术呢。”韦香儿耐心的进行了介绍。

“要是能和母后这般,那有更多女性能选贤用能,可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李重润高兴的说道。

之后女兵们演练了马上着甲射箭靶,近战等,一干人等表现均相当合格。

帝后太子母子父三人十分高兴,午间设宴款待众人,对杰出者加以赏赐和鼓励后,便离去歇息。

“章怀太子李贤所注之《后汉书》,之前本宫已与诸公有所研讨,此番本宫亦想再谈谈心得体会。”在大明宫的少阳院内,皇太子李重润正谈到自己阅读的心得,让被邀之人也进行了解和探讨。

“《儒林列传》所述之儒士,其言必称先王,服必服儒服,‘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里,繁其章条’即为此等人之描述。然政局昏暗近百年,儒士彼此贿赂公行,浮华奢侈,压榨民众,且彼此为小节攻讦不断。确如时人所言‘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远不如汉初高惠文景之时遵奉黄老之道,宽简为政,使民众富足安乐,真诚质朴。且我朝初立之时,高祖皇帝便下诏以道为先,高宗皇帝在科举中加试《道德经》,本宫以为,增加尊崇黄老之道,减少孔儒,使繁杂之礼更为简省,民众更加自在自然,你们有何看法?“李重润详细的谈到自己阅读了史书中的论述,进行了对比,谈到了自己的想法。

“万万不可!论语云‘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儒乃历代尊崇,维系人伦纲常,切不可废!”一位大臣听到太子意欲减少尊崇孔儒,便急忙反对。

“是啊是啊,董子有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此道当为儒之道,此乃为天之所出,亦为天理,绝不可变!”另一位大臣也跟着帮腔说道。

“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在孔丘诞生之前,轩辕黄帝,尧舜之世,夏商西周,何曾有儒?无儒之时,历代君臣庶民,不亦多数遵循天道,诸事有立有废,适当损益?儒经断不可大于天道,且其亦多有违背之处,何来绝不可权变合道以利民?”兵部尚书兼梁侯姚崇反驳道。

“姚公所言甚是!道德经所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对古今之事进行认识与对比,才能明了真正的天道,为人处世切合实际,而非靡费与损害。尊崇黄老之道宽简自然之处,自当胜过孔儒繁杂礼教。”李重润对姚崇的一番发言进行了肯定并进一步阐述。

“谢太子殿下夸赞,如诸事皆以利民便民为本,不劳费过度,方才为治国要义。”姚崇一拱双手,朝李重润拜谢道。

“本宫又读到《宦者列传》,其中所言后汉宦官气焰嚣张之时,‘子弟支附,过半于州国。南金、和宝、冰纨、雾縠之积,盈仞珍臧嫱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绮室。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以自炫达。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阉宦掌控军政大权,甚至结党封侯,贪赃枉法害民之事数不胜数,可为深刻教训。本宫欲日后设法彻底废黜阉宦之制,诸位有何看法?”李重润提了提自己想废除宦官的认识和意见。

“此举不妥!阉宦初立,乃周公所设,为防外人淫乱后宫,使宗室血脉混杂,周公乃一代圣人,可千万不能废除!”有大臣在一旁急切地喊道。

“有何不妥呢?周以前并无阉宦,何况‘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乃书中所载,前汉之时,宦者并非均为阉人,宦者均为阉人乃后汉所为。如若避免外人淫乱后宫混淆血脉,本宫听闻东瀛日本,后宫乃纯为女官,无阉人,亦免此风险,本宫也意欲效仿。”李重润有条理的引经据典反驳了那人的观点,也提出了建立纯女官替代阉宦的意见。

“日本乃此前之倭国,此等偏远蛮夷小国之举,我华夏大唐,乃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焉能轻率效仿!”又一位大臣觉得此举学习外国,是损害了面子的行为。

“治国安邦以宽简高效为先,以利国利民为本,不在乎所效仿或开创为何!如若有不赞同,本宫亦不强求,可你等须切莫违法害民!”李重润对他们固守孔儒教条之举进行了驳斥。

经过探讨和辩论,李重润也收获了不少,了解了臣子的支持反对与分化,也进行了摸底探查。

“本王所安排之人已将所抄文稿让手下四处散布,明日早朝时分便可散布全国,而你便在朝会上率先弹劾皇后与太子,这百两银子是给你的见面礼,事成之后,给你千两银子,还保证你升官晋爵!本王手下一定会全力为你声援的!”在梁王府内,武三思对许州司户参军燕钦融说道。

“承蒙大王如此厚爱,下官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燕钦融转身一拜,对武三思的重视兴奋不已,

在第二日朝阳初升,众人醒来活动之时,在长安的东市,洛阳的天津桥,还有全国许多城镇,都传开了一道文告,引来众人观看议论。

“今皇后韦氏,太子重润,在后宫内母子相烝,淫乱宫闱,实属悖逆人伦已极!且二人背弃先圣先王之道,妄言罢废孔孟之道,意欲驱逐儒教,乃极度狂妄,非圣无法之举!并多效仿番邦外夷,尤为效仿西番波斯、东夷日本诸多怪异不道之举,还竭力推崇散布,妄图以夷变夏,让我华夏变为蛮夷禽兽之地!卫尉、楚王李隆基,与其狼狈为奸,串通一气,在禁军中以玩乐为名,擅离职守,且多私树亲党,意欲协助篡逆,此三人罪状当属十恶不赦,望天下臣民广为知晓,为捍卫纲常,奋力除此三贼!”文告的内容对皇后韦香儿,皇太子李重润,卫尉兼楚王李隆基极尽攻击之能事,还号召臣民将三人铲除。

“这三个人的行为,不就是彻底悖逆人伦纲常的乱臣贼子吗?居然母子之间都通奸淫乱,还效仿外邦蛮夷进行推广,又在禁军中结党营私想篡位弑君,杀死自己的丈夫和父亲夺位,如果这些说的是真的,那他们岂不是猪狗不如吗?一位看着文告的老人说道。

“别信他们的一派胡言!这三人都是少见的大好人!当今太子皇后均文武全才,贤德过人,举兵铲除二张一党,又大量提议裁减庸劣之官,罢废大量庙塔石窟修建,减免赋税徭役,释放宫女,解除宵禁,做的有什么不对?母子二人与当今陛下在房陵流放时相濡以沫多年,又协助复位,怎么可能做出弑君大逆之举?楚王平日多有宴乐,也时常周济穷苦之人,在皇城周边惩治奸恶违法害民之举,有什么不好的?”另一位在旁的中年人进行了激烈的反驳。

“真正意图做出篡位之举的还是武三思一伙人吧!都复周为唐了,还丝毫不知收敛,到处占地,受贿枉法,纵奴欺民,平日里行事嚣张跋扈,写这文章的人,准是他们自己一伙人贼喊捉贼之举!”一位观看的年轻人迎合了那位中年人的观点。

不管情况如何,众人在文告前围观越来越多,你一言我一语,形成了激烈的讨论氛围。

“微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恳请陛下能纳忠言,将此等悖逆之人废黜,才能安定天下!”许州司户参军燕钦融在宣政殿上激烈的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刚刚他声讨三人的文章已广布全国各处,自己也给皇帝李显刚刚呈上了一份,并在刚刚进行了宣读。

“陛下,臣亦附议,陛下原配为已去世的太子妃赵氏,韦氏并非原配,重润亦非长子。陛下长子乃为谯王重福,臣提议将身为长子的谯王立为太子,并过继给赵氏,将赵氏追封为皇后,废黜韦氏及重润,此乃名正言顺之举。楚王隆基亦非相王嫡长子,宋王成器乃其嫡长子,恳请陛下以宋王为相王之世子,将楚王予以罢黜。”御史中丞周利贞进一步帮腔道。

对二人刚刚的发言,引起了众臣私下的一片讨论。

李显看完文告,再听到进言和讨论,顿时极度恼火,他对妻儿陪伴协助自己本就十分感激,母子二人欢爱自己也有参与和鼓励,且治国治军与安民救助亦有大功。

此番有人意欲对其扳倒,李显也明白,这就是朝着最终扳倒自己而来的前奏。

他立马就想到是武三思一伙人所为,为感谢武三思对其在武则天在位时几次辩护躲过了酷吏诛杀的危险,乃至也参与了诛灭二张的行动,他对武三思有发自内心的感激,乃至加以诸多封赏,保留他们的王爵,甚至晋升了一些子弟成为王爵。

尽管引起诸多人不满,他也坚持如此,并且容许他提拔了自己相当一部分子弟和党羽,已占了朝堂半数之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