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吞并和硕特与杜尔伯特,统一了新疆北部,又服属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叶尔羌等伊斯兰教部落。】
【到了康熙二十七年,他利用札萨克图汗部与土谢图汗部的“内讧”,领了三万骑兵,帮札部打土部。】
【他打败了土部,也占领了札部,又侵入了车臣汗部。】
【于是,他在事实上成为跨有外蒙古与新疆的大霸主,一如当年努尔哈赤之崛起于辽东一般。】
【康熙看透这个威胁,恰好三个“漠北喀尔喀”汗部的汗与臣民集体逃难,逃到沙漠的南边来,人数有几十万。康熙对他们表示欢迎,把他们安置在苏尼特各旗之地。】
【康熙二十九年(169o)五月,噶尔丹带兵四万,沿着克鲁伦河下游行军,渡过乌尔扎河,扬言借兵俄罗斯,一同灭掉喀尔喀。】
【康熙立即致书俄国沙皇,质问道:“噶尔丹扬言和你们会兵,共同入侵喀尔喀。喀尔喀已经归顺了我大清,如果误信了谣言,这可是违背誓言重新开启兵祸了,希望你们尽快停止这种可能导致两国纷争的行动。”】
【因为之前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惨败,让沙皇收到康熙的警告后只好收敛,不敢出兵。】
……
大宋·孝宗时期
赵眘带着几分羡慕,感叹着:
“一纸书信而定。”
“大宋要是有那么威风该多好啊。”
到目前为止,朝廷上下开始一阵反思风暴。
就明朝的例子实在让经历过奇耻大辱的南宋朝廷开始反思硬守着祖宗之法不动,是不是正确的。
而答案也很明确了。
所以,在岳飞出征之前,他给岳飞加了一个平章军国事,同时有先斩后奏之权,朝廷上下无一人反对。
虽然也有几分是看着岳飞忠义的份上,但终究是个好的改变。
“希望……一切顺利。”
赵眘扶着身前的白玉凭栏。
想着率兵而出的岳飞。
这一次,将不会再有人扯他后腿了。
……
【但即使没有沙皇赞助,噶尔丹也绝不会放弃军事计划。】
【六月,噶尔丹沿着格尔格河进军,来到乌尔会河畔。】
【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带着军队紧紧跟随噶尔丹,阿喇尼的任务是监视噶尔丹,康熙一再叮嘱阿喇尼千万不要和噶尔丹正面冲突,等各路兵马聚集以后再前后夹击。】
【不过,阿喇尼没有遵守康熙的指示,后续部队还没到来之时,他就向噶尔丹动了进攻。】
【阿喇尼派遣了两百个蒙古武士偷袭敌人的前锋部队,然后派五百个喀尔喀人骚扰敌人护送牲口和辎重的队伍。】
【但这些人再看到敌人的牲口和辎重后,争先恐后地抢夺,军纪一片混乱。】
【看到部队一片混乱,阿喇尼下令撤军,可惜部队已经混乱,不听使唤。】
【噶尔丹立即将部队分成两翼,布阵等待敌人。】
【阿喇尼派遣清军进攻,噶尔丹让部队齐火器。清军惊恐之下,连连败退。】
【接着,噶尔丹兵分两路夹击清军,清军溃不成军。阿喇尼擅自出战让康熙很愤怒,革去他的议政头衔,并降四级。】
……
{撒钱大法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所以说,抓好军纪问题,就先赢了百分之三十了。}
{话说这种计谋真是屡试不爽啊,从曹操打袁绍的时候就用。}
{然后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人在这上面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