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时期
“这一腔热血……错付了……”
宇文邕很疑惑。
为什么后世人对朱厚熜的骂声没有徽钦高与明英宗那么大?
就他对外战事的态度,按理来说应该已经骂飞天了才对啊?
……
大唐。“忧愤而死……”
李世民已经不知道要对嘉靖说什么了。
“你这……”
是要效仿朱祁镇吗?
……
天幕上。
年少的将军看着一本书卷。
片刻后,提笔书写一行字。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原文在六#9a书吧看!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年易号孟诸。】
【其出身于山东登州卫一个世袭军官之家。】
【祖籍原在山东东牟,因元末战乱,六世祖戚详率全家迁居凤阳附近的濠州定远昌议乡。】
【戚详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在征服云南的战斗中阵亡。】
【朱元璋念其为开国功臣,授其子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世代承袭。】
【自此,戚家一直在登州任职。】
……
大宋·哲宗时期
“大明这开国将领是有什么说法在身上吧?”
赵煦一时有些惊疑不定。
祖宗没死在朱元璋手里,那后代就一定得死在皇帝手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赵煦看到这句诗词后面的远大志向和一颗精忠报国的纯心。
“可惜了……”
……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刚毅好学,有军事才能,曾屡立战功,先后出任过山东备倭军事都指挥,大宁都指挥使以及京师中的神机营副将等职。】
【因为戚景通五十六岁时才得了戚继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儿子要求很严。】
【他不仅教导戚继光读书识字、传授武艺,还常常教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