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免奏荐?罢特奏名?
赵祯心里犯了嘀咕。
贡举特奏名自太祖开宝三年创立,一直施行不辍。
其作用之一是时得遗才。
作用之二是以一命之服而收天下士。
避免出现王仙芝、黄巢之事。
以一命之官,尺寸之禄,引诱得广大士人一生汩没消靡于科场之中。
虽齿脱白,仍孜孜以求,直至死而后已。
未死,终不可止!
这是特奏名制度创立的目的和施行的结果。
但是……
赵祯不由轻点着桌面。
真的要停了这事吗?
若出了黄、王之事又该如何?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看着纸上的字。
『御天下之要术』
“御天下……”
赵煦想当唐太宗。
但唐太宗不好当。
特奏名制度虽然起到了笼络士人、维护天下的作用,但也暴露了明显的弊端。
大量录取特奏名,加重官员的冗滥。
并且,这些特奏名者,既才学低下,又年迈衰老。
出官之后,大多不能持廉奉法,尽心治事,只迫不及待地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以为归老之计。
赵煦再次看向一旁的奏疏。
《论特奏名》
元祐三年,苏轼、孙觉、孔文仲联名上的札子。
他将其翻了出来。
“无益有损,不言可知……”
“进无所望,退无所归,使之临政,其害民必矣。”
“国之蠹虫!”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