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户部增三万余户,民既得为永业,始敢葺屋植树,获地利数倍”】
……
大汉·文帝时期
“治国有道,天下清明之气初见端倪。”
刘恒敏锐的感觉到了时代再次开始生变化。
“但前代积重难返的弊政,想要移风易俗而整饬天下,使万民得以复苏,不是容易那么容易的。”
这些消除损害百姓弊端的善政是匡救时局的好办法。
但天下想要得到治理只有善政是不够的。
人亡政息。
五代的问题是君王更替变化频繁,没有一条可以持之以恒的法令来修补弊政。
必须要有一个能制定法令的君王,将种种弊端堵上。
即使这個君王做得不够好,也总比没有法令的局面强。
一如汉承秦制,而对其加以损益。
……
后唐·明宗时期
李嗣源怔怔的看着那句话,嘴里念叨着: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还有这个人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
李嗣源皱着眉头苦思冥想着。
他一定是在哪里见过……
哪里呢……哪里……
顺州刺史……
等等!
李嗣源突然想起来了!
当年刘仁恭割据幽州,杀顺州刺史!
庄宗破刘仁恭后纳寻郭简之子入亲军!
然后!
亲军被朕解散了……
再等等!
刘知远!这人投奔了石敬瑭?!
也就说……他还在京师!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