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民生能好了才怪呢!”
“而且,你这人口也不对啊!”
“八百多万户数人口才两千来万?”
……
【但仁宗时期的物价从未下降,从宋仁宗继位到西北用兵前,米价大致在七八十文上下浮动。】
原文在六#9a书吧看!
【“自康定年后,西边用兵,经费不足,每年常将上供斛斗折纳见钱一石千钱为率。”】
【“然通计中等价例每斗一百文”】
【嘉祐元年十月,“杨察为三司使,请用薛向其说,因辇绢四十万,当缗钱七十万赴河北籴军粮”。则每匹绢当钱一贯文省,也就是七百五十文。】
【但是拿内藏库补贴财政收入,为了养民,拒绝地方多上交税收的皇帝,的确绝无仅有。】
【晚年也顶着压力通过了通商法,设置广惠仓赈济灾民。】
【评价c级,得两分】
……
{虽然宋仁宗不是什么明君……但这面板属实太低了吧?}
{谁让他倒霉碰上烂摊子,还没能力挽救呢。}
{这也不能怪他吧?你都说他倒霉了。}
{是,可他是皇帝啊?菜,就多练!对皇帝一样试用。}
{宋仁宗不是圣君雄主,他知道自己不是。他与其他皇帝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对下属比较宽容,李世民这点都没他能忍,而且也称得上是纳谏如流。}
{宋仁宗算是个仁君,但不是个明君,而是个庸君。一辈子没什么太像样的成绩,但是也没有闯下什么大祸,中规中矩的一个人。}
{实际上在君主专制社会,一个君王没逼着户部搜刮钱财为自己盖宫殿已经过十分之七的帝王了。能掏内库补贴国政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仁宗虽然能力平庸,但是仁宗朝的名臣却井喷式出现,也侧面说明仁宗是个开明的君主,而且仁宗朝经济文化和人口迅猛展,做到这几点就已经足够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上下打量一番,笑了一声。
一甩袍袖,躺在榻上闭目养神不再去看了。
一旁的卫子夫轻声询问道:
“陛下,您不看了?”
刘彻不说话,只是摆了摆手,继续闭目养神。
自欺欺人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国库一年收三千多万缗,就这样还要皇帝自己掏钱补贴财政。
这国家都是亏成什么样了!
还与官员弄什么党争不党争。
那范仲淹连年迁任地方摆明是还想用他,但就不往京师迁任。
他难道不是把新政失败的锅放在范仲淹身上!?
没有哪个皇帝会去被新政失败的锅!
再软的皇帝也不会!
哼,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