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屈膝坐在大殿门槛上,看了眼手上的奏疏,又看着天幕冷然道:
“不成想是养虎为患……”
一旁的高力士则附身道:
“陛下,阁罗凤围杀张虔陀,恐怕事出有因。”
李隆基扶膝起身,抖了抖手上的纸张,意有所指道:
“也许吧。”
“但哀牢蛮反复无常,借此出师也可给后世子孙了却一件大事。”
“命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出戎、巂州,往击南诏!”
……
【民生经济:公元849年,武宁军乱,驱逐节度使李廓。
公元851年,蓬州、果州(今四川南充)一带百姓动起义。
公元855年,浙东军乱,赶走观察使李讷。
公元857年,容州(今广西容县)军乱,驱逐经略使王球。
公元858年四月,岭南军乱,囚禁节度使杨。
五月,湖南军乱,驱逐观察使韩悰。
六月,江西军乱,驱逐观察使郑宪。
同月,安南(今越南河内)民变,当地蛮人勾结南诏动叛乱。
七月,宣歙军乱,驱逐观察使郑熏。
尽管大中后期官府将盐税牢牢抓在手中,宣宗甚至设置两盐池使,专门管理安邑、解县的盐税,但其带来的收益也不过是宪宗时期的一半。
评价d级,得一分】
……
大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一年内就在全国各地生接连不断的变乱,深深明白了李忱治国十多年所交出的成绩。
变乱生的频率是和李忱在位的时间成正比。
越到后期越是频繁,国家越不太平。
颠覆之危近在眼前。
……
【用人识人:据说宣宗选择丞相是在宪宗的神位前祈祷后射箭,射中哪一个,就任命哪一个当宰相。
这话或许是无稽之谈,但纵观宣宗的满朝文武,的确尽是庸碌之辈。
评价d级,得一分】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捻着一朵素白,嗅了嗅。
“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梅直讲的诗总是这般闲肆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