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很想说一句能不能不要打了?
打仗会死很多人,骸骨丢弃在荒野间,也没有人埋葬。
“那相父,记得常常来书。”
……
大明·永乐时期
“你怎么不哭啊?”
躺在摇椅上的朱棣看着一旁细细品味着《出师表》的朱瞻基,开口道。
“啊?我该哭吗?”
朱瞻基扭过头看向朱棣,一脸迷茫。
朱棣摇了摇头。
“你呀,照你爹差远了。”
“信不信,要是你爹在这,他肯定是哭的最惨的那一个!”
朱瞻基想了想。
“爷爷,你确定不是我爹他累的感同身受所以才哭的吗?”
朱棣嗤笑一声。
“他感同身受,他感同个……诶,你等会?”
正要大放厥词的朱棣突然感觉不对,斜睨着似乎一脸茫然的朱瞻基。
“你小子是不是拐着弯骂你爷爷我呢?”
“他感同身受诸葛亮?我感同谁?汉后主?”
朱棣捋了捋袖子,站起身。
“小崽子,你这是要倒反天罡啊!”
一旁的朱瞻基顿时慌了!连连后退,双手摆个不停。
“爷爷!孙儿没这意思啊!您想多了!”
朱棣眼睛一眯,右手叉腰,左手拍了拍自己胸膛。
“哦?你是说朕错了?”
朱瞻基这一下真急了!
“不是!爷爷!这可是您起的头!”
“哦!那还是朕错了!”
“不是!我!您!哎呀……”
朱棣看着一脸自暴自弃样子的朱瞻基,笑了一声。
扶着椅子慢慢坐下。
“我就说你不如你爹吧。”
“想想你爹一开始会怎么做,怎么说。”
“傻小子。”
听到这话,朱瞻基愣了一下,随后深思着。
……
刨除主观认知,只结合背景而看《出师表》第一次北伐的诸葛亮其实是有信心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