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皱着眉头。
“这孩子未免太急迫了,操之过急不是好事。”
一旁的卫子夫端起酒爵放到嘴边。
好险,差点笑出声。
……
【公元126年八月,中常侍张防滥用权势,收受贿赂,司隶校尉虞诩依法追究,但奏章不得上报。】
【虞诩愤慨之极,于是捆绑自己去见廷尉然后上书,让汉顺帝莫循汉安帝,导致宦官樊丰害死大臣杨震的旧事再次上演。】
【另一边的张防则在刘保面前流泪哭诉,然后虞诩被判定罪刑,贬为左校。】
【宦官孙程、张贤、孟叔、马国等十九侯得知虞诩因忠获罪,便怀表上殿为虞诩伸冤,并大声斥责张防。】
【虞诩的儿子虞凯与太学生一百多人,也都举着旗帜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头流血申诉虞诩的冤情。】
【高梵向刘保说明此事,汉顺帝便将张防流放边疆,将其党羽贾朗等人处死或罢黜,当天释放了虞诩。】
【然后又以“怀表上殿争功”为罪名,将孙程等十九侯全部逐出京师洛阳,遣至封地】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摇了摇头
“终究还是年轻,太操之过急。”
刘启则看向刘恒询问道:
“那阿父,这事应该怎么办?不能坐看宦官势力变大啊!十九侯啊!”
刘恒瞥了一眼刘启。
“你嚷什么,朕问你,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启挠了挠头。
“拳头大?”
刘恒深吸一口气。
“你可真是个‘天纵之才’啊!”
“朕说!你听!”
“帝王垂拱天下高高在上,一言一行皆有旁人去做。”
“帝王不需要亲自去做什么事。”
“亲自做了,你就不是帝王,而是‘臣子’了。”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
大汉·景帝时期
“彻儿,你要记住,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礼法名器。”
刘启看着小刘彻教导着。
小刘彻挠了挠头。
“阿父,当皇帝的不应该是拳头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