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赞成,完全按方言的建议进行。该找留学生的找留学生,该找外国友人的找外国友人,总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终于在第二天,迈克那里暂时没有音讯,倒是铃木洋子第一时间给出了准确的答复。
“是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
方言把消息转告给编辑部的所有人。
章守仁道:“那岂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拿下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往后几年,魔幻现实主义恐怕会是世界文学的潮流,依我看,不如专门开辟一个介绍魔幻现实主义的专栏,伱们觉得怎么样?”
田增翔左看看,右看看。
方言皱了皱眉:“如果放在12月的那一期,相隔2个月,时效性是不是差了些?”
“岩子说得在理,而且大家别忘了,《花城》可在粤东呢!”张仲锷提醒众人。
粤东面向香江,消息灵通,《花城》未必就收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田增翔说:“没错,咱们可不能让《花城》捷足先登了!”
方言摸了摸下巴,“要不我们搞个增刊?”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眼里充满着欣喜。
所谓的“增刊”,就是报刊遇到了特殊需求的时候,临时增加的篇幅或者小册子。
通常来说,一种期刊每年可以出两期的增刊,基本上会在杂志创刊多少周年的纪念日。
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比如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就这么决定了!”
田增翔拍手称快,“接下来咱们得聊聊要登一些什么内容?”
“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必须要有。”
“是不是再整理出一份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的推荐名单,以便读者们购买?”
“《百年孤独》有没有译文?篇幅不长的话,咱们干脆就登上去!”
“我记得前不久召开过一场拉美文学研究会,提到了魔幻现实主义和《百年孤独》。”
“待会儿去找一找,有没有相关的论文表,有的话,我们筛选几篇,转载表。”
“………”
议论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大。
隋丽君挨个给前辈们倒水,等轮到方言的时候,低声问道:
“师父,您能跟我讲讲魔幻现实主义吗?”
“燕大里没有教吗?”
方言大为意外。
“老师只说了个大概,然后推荐了卡夫卡、博尔赫斯一些人的书,让我们自学。”
隋丽君难为情道:“我看了几本,不过还是弄不清楚,魔幻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
方言倒也不觉得有多意外。
毕竟,国内魔幻现实主义的浪潮,要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文版问世开始。
而后,涌现出一批像马元、余桦等先锋作家,搞起了轰轰烈烈的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
不过现在,《百年孤独》在国内只有英文版,市面上还没有译文版。
隋丽君眨了眨眼,就听方老师说:
“咳咳,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在当时拉美寡|头黑暗统治和舆论管制的严峻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