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把巨青抽掉。
可没了巨青,吸引力锐减,钓友肯定不买账。
想来想去,回鱼是最好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回鱼模式,根据这几天老塘开业活动来看,人均接近四条,就算后续换成普通饵料,人均两三条问题不大,24o的钓费不经回啊。”
陈渊有些头疼。
他倒是想学钓王场的模式,可钓王场的强回奖励太低了,根本没意思。
而且陈渊钓场有小塘的强回标准,如果老塘这边强回奖励太低,肯定会影响钓友积极性。
所以老塘的强回标准,不能差了小塘,也不能太好,否则都想来老塘玩,小塘怎么办。
这就面临另一个问题。
强回奖励太高,24o的钓费显然不经回。
“难道要提高钓费?”
按照正常行情来说,他这钓费不算贵,而且能持续垂钓八小时,这钓费再翻一倍都没问题。
或者24o钓四小时。
可四小时垂钓,将会大大增加工作量,而且进退场会耽搁太多时间。
分两场的制度不能变,强回奖励的标注不能太差。
至于学学其他钓场24小时开放,陈渊从来没想过,前世就是拼搏到最后英年早逝,这一世不想那么累。
更不想带着家人拼命。
至少暂时没有这想法。
抛开这些选项,似乎只剩提高钓费,才能维持收支平衡,谋些利润。
“按人均三条计算,全塘就是336条,平均强回奖励算一百一条,这就得三万多,钓费提高到3oo都没得赚。”
如果再加上饵料的消耗,人员的工资,每天都在倒贴,真就是全靠系统养着。
“等系统开放售卖权限后,饵料渔具肯定得收费,从延伸产品打造钓场品牌,但眼下还不到这一步。”
陈渊收敛思绪,在手机上不断计算,考虑钓费和强回之间的平衡点。
这应该是每个钓场老板都会纠结头疼的问题,回鱼奖励太低,钓友没兴趣,回鱼奖励太高,自己容易亏。
这个平衡点非常难找。
而陈渊还有个优势,有遥控器控制鱼口,就这都想的头疼,可想而知其他老板在考虑强回奖励时,要死多少脑细胞。
陈渊不断计算,时而沉思,时而编辑,最终结合徐百王恒他们的建议,确定了老塘新规。
先是鱼量,1342条不变。
钓费提高到388一场。
回鱼标准,4o斤以下回鱼标准1oo一尾。
别看塘里青鱼数量众多,但4o以下就占据一千多条,这个回鱼标准就确定三条无法上岸,但也亏不了多少。
4o到6o,回鱼标准2oo一尾。
这个区间鱼量不多,但也不少,如果能钓中,两条就能上岸,但拢共只有两百条,不可能人人都能钓两条。
6o到1oo,陈渊直接定为一个规格,但回鱼标准有些不同,不是纯粹按条算,而是按照钓中顺序。
全塘前三位钓中这个区间的钓友,强回奖励分别是一千、八百和五百,前十钓中者强回奖励388。
保底一条能上岸,还能增加一些竟钓的气氛。
最后是百斤巨青,三条规格对应1888,1688和1288。
在这些基础上,还有一条特别王炸的奖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