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在圆明园驾崩,享年五十八岁。雍正驾崩后,弘历继皇帝位,改国号为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弘历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琅嬅为大清皇后,二人的嫡长子永瑚为储君。虽然先帝在时,为避免圣祖时九子夺嫡的惨烈情况,特意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但不好意思,弘历不想听,他偏要正大光明的立他的嫡长子为太子。雍正十一年时,雍正皇帝还曾给弘历赐下长春居士的号。所以在为琅嬅择居住的宫殿时,弘历有意选了长春宫,以表达他对琅嬅的爱意。弘历对琅嬅和永瑚的偏爱,让整个富察氏的影响力都更进一步。再加上富察家人丁兴旺,整个富察氏几乎重复当年圣祖爷时,佟家佟半朝的盛况。李荣保对此得意至极,他当年所思所想,如今全都一一实现了。弘历登基以后,除了册封琅嬅外,还册封了他的养母熹贵妃为圣母皇太后。这原本应该是熹贵妃最辉煌的时刻。可惜她的身体因为当初先帝长时间的给她下慢性毒药,已经渐渐垮了。后来熹贵妃又频频催促弘历宠幸其她女子。导致弘历一怒之下,也在她的饮食中下了点东西。两种毒药相冲,直接让熹贵妃瘫痪在床,神志不清了。对于这个结果弘历还挺满意的,躺在床上不能说话多好。省的再说一些讨厌的话让他心烦。看在两人母子一场的份上,他会好吃好喝的养着她,用最好的太医给她看病。还会给她太后的尊崇位份,只要她一直这样老老实实的躺着,那就什么都好说。只是养母老实了,还有个嫡母在景仁宫关着。对于先帝的乌拉那拉氏皇后,弘历更是一点好感也没有。这位嫡母算计的皇阿玛几乎子嗣断绝。虽然他最终也因乌拉那拉氏的一番算计受益。否则皇阿玛若真是有很多孩子,估计就轮不到他上位了。但这依然不妨碍弘历忌惮这位城府深沉,手段阴狠的嫡母。好不容易去了个养母,他不能再给自己找麻烦,往自己头上放座嫡母的大山。尤其是一个手段阴狠,城府极深的嫡母。于是弘历选择一了百了,用熹贵妃的人脉给景仁宫的乌拉那拉氏端去了一杯毒酒。这一世的青樱完全没了剧中不想管姑母死活的样子。原剧中青樱与弘历感情深厚,两人有特殊的情分在。姑母出不出景仁宫,对青樱来说影响不大。对原剧中的青樱来说,姑母死了甚至更好。那样弘历就又欠她一笔道德债,而姑母活着只会让人诟病她姑母所做的那些恶事。所以她才一点道德资本都不愿花,任由自己的姑母被熹贵妃毒死,而在弘历面前不发一言。还在前朝重臣张廷玉提及景仁宫皇后死的蹊跷,请求皇上调查到底时。主动站出来替熹贵妃作证,说自己姑母的死并无任何凶手。可惜即使原剧中的青樱献祭了自己的姑母,也没换来熹贵妃对她的青眼。转头她就被熹贵妃以给姑母守孝的名义为由,禁足在了潜邸。最后逼得青樱偷偷跑出潜邸,溜进养心殿。力劝弘历向太后低头,才让太后松口将她放出来。现在的青樱完全不得宠,皇上至今都没宠幸过她,她日子过得艰难,自然就不想姑母死了。如今的青樱十分期待她的姑母景仁宫皇后能出景仁宫,最好再有个母后皇太后的正经名分。这样靠着姑母,说不定她的日子会好过一点。还能用姑母母后皇太后的名头,压富察琅嬅一头。就在青樱还在幻想的时候,景仁宫皇后薨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青樱幻想的靠山还没出景仁宫,就彻底倒下了。俗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青樱来说,糟糕的事还远没有结束。弘历登基以后,除了册封琅嬅为后外,并无明旨给潜邸中的其他女子什么位份。他将此事交由琅嬅全权做主,在此之前只叮嘱琅嬅道:“先帝曾和我明言,乌拉那拉氏的女子狠毒。为了皇嗣考虑,不能让她们身居高位。你不用看在青樱曾是侧福晋的份上,给她太高的位份,她也不宜做一宫之主。”弘历既然都如此说了,琅嬅自然也没客气,拿个贵人的位份,就把青樱打发了。至于富察褚瑛,高曦月,苏绿筠,陈婉茵等一些潜邸的女子,通通只给了常在位份。理由也很简单,皇上亲口说了,侧福晋位份不能太高,不可做一宫主位,所以侧福晋青樱只得了贵人的位份。侧福晋尚且如此,她们这些资历还不如侧福晋的,总不能越过她吧。册封位份的旨意下来之后,高曦月等人的心都凉了。她们虽然早已料到自己的位份不会太高,却也没想到会这么低。一个小小的常在,连伺候的宫女都有定数,每年的俸禄才50两白银。早知如此,她们为何还要入王府?当初嫁个普通人家当正妻,都比现在强一百倍。众人的心中满是怨言,但又不敢向琅嬅和弘历发作,青樱毫无意外成了出气筒。高曦月不敢对琅嬅口出怨言,她日日担忧琅嬅报复自己还来不及,对琅嬅再是恭敬不过。但转头对青樱却是牙尖嘴利,毒舌的不得了。即使她位份比青樱低,对青樱也没在怕的。谁让她父亲高斌在朝为官,颇有治水的天赋,十分得先帝和如今皇上重用呢。以后皇上就是不宠她,看在她父亲的份上,也不会让她一直屈居小小的常在。但青樱皇上却是有明言,她不可为一宫主位。也就是说一个贵人的位份,她这辈子就到头了,如此一来,谁还会怕她?青樱从当初亲王侧福晋,沦落到一个小小的贵人本就悲愤不已。潜邸中出来的其他妃嫔还个个因位份问题,对她冷嘲热讽,言语羞辱。青樱就是再咸鱼,这下也忍不了了。:()综影视之女主她是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