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是桐桐不知道的!
放了寒假之后,家里更热闹了。但孙辈还是送保育所,因为金寿和小意在备战高考。
金喜自问能力不够,明年下半年就开始实习,准备参加工作了。
桐桐取了鸡蛋给蒸鸡蛋羹,四爷坐在灶膛前,两人不时的对视一眼,没有言语。
高知识分子在未来的很多年日子都不会太好过,这也是为什么两人从来不提叫孩子继续往上考的原因。中专毕业,多是工人或是高工的待遇,与知识分子是两回事。他们可以进修培训,但是从没想过他们在这个年代能去挑战高考。
是的!而今高考没多少人关注,就是很平淡的。工农的地位高,参加劳动就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不是非要有多深的学识,这样的人也不会比谁更高一等。
而今的认识就是这样的!要不是如此,自己和四爷按照原身的履历,又从哪来的机会?
甚至于高考只在高中,在中专学校里,才会被老师动员,可以去考一考。
这俩参加高考,有个重要的原因应该上面才开会提出的——‘向科技进军’的口号。
广播时间了,农场的广播员又在念报纸,“……知识分子问题大会在BJ举行……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号召全国上下向科学进军……大干快上……以改变我国农业和工业生产落后的局面……我们要尽快赶上世界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我们要组建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我们的高校应该大力培养后备科技人才……因此,我们号召学生甚至于社会人员、应届毕业的师范生、中专生……在职干部有条件的,都可以报考高等院校……【1】”
广播的声音传入耳中,他们响应号召,向科技进军,何错之有?
这能拦吗?
他们能告诉孩子,也许你们的知识会让你们遭遇一些事情?不能的!总得有人朝前走。
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人生。
所以,想考就考!桐桐又打了几个鸡蛋,再做一份蛋羹,小孩子要吃,大孩子也要吃。
正做饭呢,隔壁鲁正儒的闺女鲁立跑来了,“叔,婶儿……我来了。”
桐桐从厨房探出头:“吃了饭么?”
“吃了!”鲁立指了指正复习的兄妹,“我来借资料!”
“你也要考?”
“嗯!这不是领导动员嘛!我先试试。”
“我这结婚了,都有孩子了……”金福看着领导,“我这怎么考?”
“号召了,就应该试试。你看报纸不是也说了吗?D中央号召社会人士参加,甚至于在职干部有条件的,都可以报考高等院校。你是咱们的青年干部,有学识有文化,一学就通!你父母是双职工,又正在壮年,你爱人也是咱们的职工。我鼓励你试一试,你爱人要照顾孩子,可以调到库房工作……我觉得你们两口子可以商量商量。”
金福:“……”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好!我再想想。”
“我不同意!”润叶看着金禄,“孩子都生了,你上啥学?上学有啥用?你都已经是干部了。不想着提拔的事,上啥学嘛!上学对咱们来说,有啥用?”
金禄看了润叶一眼,“所以才说你是头发长见识短!我就是再努力,咱能去市里,能去省城?”
那不能!
“还是呀!但是一旦考上,这可就不一样了。B京,沪市,哪里都能去。我只要安顿好了,就能给你调动工作跟去。你是愿意在县城里呆着,还是想出去见见世面?”
润叶眼睛睁的大大的:“你可别骗我?真能去大城市?”
“哄你干啥?”金禄一边往篮子里收拾东西,一边笃定的跟润叶说着:“当然了,这得我考上才行!那或许我就考不上呢。”
“那就试试!试试……万一要是考上了呢?”说完了,她又马上站住,“你要是考出去了,万一有了二心,不要我了……”
“爸妈能打死我!”
润叶这才笑了:“谅你也不敢。”
于是,回来吃饭的时候,桐桐才知道,两个大儿子也想考,都是单位领导动员的。不光动员了,连各个高校的宣传单都发到手里了。
桐桐看着宣传单,她:“……”现在没几个人知道高等学校有哪些,更不知道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她一如既往的温和:“那就考!想考就考。”其他的就不用考量了。
金禄一边喂闺女吃蛋羹,一边道:“妈,我就是去试试,不走远,就报省城的。现在正修铁路呢,铁路从咱们县过,有个小站。坐上火车,一个来小时就到省城了。以后咱在省城也算是安家!您本来就是省城的人,以后回娘家也省的住林家,咱自己有家。”
润叶跟着点头:“我就是这么说的!我说咱妈心气高,不爱低谁一头。咱就得给妈争这一口气!”
桐桐:“……”你两口子这嘴呀,真是会糊弄。考也是没那么好考的,你们自己协调时间吧。
与之相比,金喜这孩子是真佛系!他是学畜牧的,然后回来之后就去饲养场。
他发现自家妈就是头头,是土生土长的实践型专家,很复杂的问题,在这边一实践,一上手——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