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宋的智慧全文阅读 > 第三十三章 偃苗助长(第1页)

第三十三章 偃苗助长(第1页)

相比已经疯魔掉的‘春’哥儿,大宋皇帝赵祯的幸福就是每日听宰相和皇后给他说天下的大事,尤其是关于云峥的消息他最喜欢听。。[说]在御医的努力下,他的脖子已经能够动弹一下了,可以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了,满朝文武对皇帝的这一变化无不欣喜若狂,淑妃已经住进皇家道观里,去为皇帝祈祷百日,只要皇帝好起来,她就会是最大的受益者。皇帝在静养,大殿里不宜喧哗,但是韩琦看到云峥的奏本之后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不是人子,不是人子!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就该休养生息,还富于民,息戈止武,等到天下人仓禀充足我大宋有了新的剩余之时,才是开疆拓土的好时候,他现在就‘逼’迫的大理国君一日三惊的做什么?他难道不知道陛下因何要和辽国签订盟约吗?”赵祯并不在意韩琦吼叫些什么,用疑‘惑’的目光朝邹同看了过去。邹同轻声的道:“咱们大宋的游骑已经出现在滇西草原上了,大理国君认为这是大宋准备兴兵大理的前兆。”赵祯笑了一下就重新闭上了眼睛,陈琳在早些时候给他诵读了赵旉的密奏,那句“身为一个将军如果对别人家的领土都没了野心,趁早脱掉戎装去‘混’文人圈子去吧,少在军伍里‘混’吃等死。”的话给他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云峥现在这么做没什么错,将军就是皇帝手里的刀子,刀子天生就是用来砍杀的,就是用来开疆拓土的。云峥说的没错,讲道理那是鸿胪寺宋绶他们的事情,安抚四夷那是宰相的事情,他是将军,使命就是为自己的族群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所以如今他兵进滇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听笑林说云峥在幼时就开始谋算滇西草原,如今算是瓜熟蒂落了,岂有不拿的道理,难道任由那片‘肥’沃的草原被高原上的吐蕃人拿走?或者被大理的皇帝拿走?没有那个道理,大宋虽然说不打仗了,可是盟约是和辽国签署的。rong>关大理国什么事?赵祯心情非常的愉快,这点事情韩琦未必不会看不清楚,他只是在嫉妒,在宣泄情绪而已,他会慢慢平静下来的。果然。韩琦的嗓‘门’低了下来,饱含着怒气在奏折上签署了几个字就扔给了邹同,而后就大踏步的出了皇帝的寝宫。赵祯听见韩琦远去的脚步声,脸上浮现了笑意,皇后轻声道:“陛下,枢密使在云峥的《滇西养马疏》上签署了名字,还多加了一句话,说“再敢随意挑起边衅。就把云峥换到岭南打野人去。”庞籍闻言笑道:“稚圭是被气昏头了,岭南还有一个‘交’趾国如今也是瓜熟蒂落的好光景,要是把云侯派去岭南。他可能会再走一趟‘交’趾国的京都。”赵祯张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慌得皇后连忙轻轻地抚‘弄’他的肩背,担心皇帝被口水呛到。见皇帝安静了下来,皇后就朝坐在一张矮几后面的皇太子赵旭招招手,头戴九梁紫金冠的赵旭就来到皇帝的身边,握住父亲的手等待训示。这样的情形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赵祯含笑看着自己的儿子,皇后启声道:“皇儿。你要记住今天的这封奏折,这封奏折是我大宋文信侯云峥书写的《滇西养马疏》。这封奏折不是要告诉你如何养马,而是要告诉你四个字,“借刀杀人”。”“借刀杀人?”年幼的赵旭知道这不是四个好的字眼,但是看自己的皇帝父亲和皇后大娘,似乎并没有生气,不由得张嘴向庞籍问道。庞籍身兼太子太傅,自然有教导太子的职责,接话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说的没有错,就是“借刀杀人”四字。要说这四个字,就要从八年前说起,当时还是布衣的文信侯因为不满滇西元山盗匪‘骚’扰豆沙关,就借用吐蕃人的力量消灭了元山强盗,然后由笑林出马,趁着吐蕃人和元山强盗厮杀的两败俱伤的时候,用暗箭‘射’杀了当时滇西草原上最强大的天鹰部的首领,从而导致了草原上的实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滇西草原上的各种势力开始相互征伐,谁都想要天鹰部落的地盘,于是,在我大宋的巧妙调整下,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如今,那片草原上的人口从鼎盛时期的八十万减员到了如今不足五万人。如果减去这八年的新生儿,那片草原上的八十万人几乎可以说已经死光了,即便是剩下的五万人,大部分也是没有战力的‘妇’孺。如果在以前,我大宋即便是再强悍,也没有法子去对付那里的二十万控弦之士,但是在文信侯的“借刀杀人”谋略之下,滇西草原的强大实力已经灰飞烟灭了,我大宋这个时候只要出动很少的力量,就能获得一个非常完美的养马地。“借刀杀人”这四个字就是要告诉你在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要懂得变通,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好了,这就是你今日的课业,邹同会给殿下找出关于滇西草原的所有文书,你会慢慢发现文信侯是怎么用最小的力量去撬动滇西草原这块巨石的。”赵旭懵懵懂懂的的点点头就被宫娥领到座位上重新坐好,乖巧的看着屋子里的忙各自的事情。庞籍叹息一声对皇帝道:“太子殿下的岁数太小,还不能明白这些高深的道理,此时对太子殿下灌输这些老臣以为有害无益啊。太子殿下此时应该学习的科目是《孝经》是《礼记》是《千字文》和一些简单的算数,不该听这些勾心斗角的国家大事。”赵祯看看乖乖坐好的儿子,摇摇头。皇后拿手帕沾沾眼角道:“陛下的时间不多了,哪怕是偃苗助长也顾不得许多了,但愿祖宗保佑能让旭儿一日之间长大。”庞籍恭声道:“陛下勿要急躁,循序渐进才是正理,如今我大宋歌舞升平,乃是自开国以来难得的平安岁月,只要陛下‘精’心将养身体,自然会培育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如果陛下龙体康泰,我大宋今日该是何等的兴盛,外有猛将夷平四海,内有能臣牧养百姓……”说到此处庞籍难过的说不出话来,皇后早就珠泪盈盈,赵祯也是满脸的‘阴’郁之‘色’,庞籍的话每一个字都像是刀子剜在他的心上,如果不是这个该死的身体,他如今该是大宋历代以来最有权威的皇帝。邹同见皇帝有话说赶紧把《说文解字》搬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把皇帝要说的话记载了下来。庞籍拿到纸片的时候见上面写着“普天同庆”四个字。擦擦发涩的老眼挤出一丝笑容道:“既然陛下有心,老臣这就去拟旨,今年‘春’节普天同庆!‘弄’一个热热闹闹的‘春’日。”赵祯挤出一丝笑意连连点头,见庞籍告辞出宫去了,又把目光盯在皇后的脸上。曹皇后擦干眼泪笑道:“宫里自然是会张灯结彩的,妾身会去请太妃娘娘,淑妃妹妹也该从道观里出来,我们也过一个热闹的‘春’日。今年的银锞子妾身会多准备一些,‘春’日里的吉祥结妾身也会分发给文武大臣,妾身还会命造钱局铸造一些‘春’日里用的新钱,织造局也会赶工加倍制造彩缎,锦衣,宫‘花’,妾身还会下令官窑重新烧制一批新的吉祥瓷器,却不知官家:()大宋的智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