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朱棣坐在一张充满异域风情的龙椅上,注视着面前黑压压跪着的一片投降臣子。“他们的皇帝呢?”“死了,殿下。”张玉答道。“哦,自杀?也算是忠勇可嘉。”朱棣了然点头。张玉道:“不是自杀,是咱们大明的军队还没打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内讧杀掉了。”“杀掉这皇帝的那家伙原本想要当新皇帝,结果听到大明大军杀过来的消息之后就跑了。”朱棣无语片刻,道:“搞了半天,咱们就打了一座没有皇帝的京师下来?”张玉耸了耸肩膀,道:“大概是这个样子的,殿下。”朱棣大感扫兴。“在这里停留两天就行了,咱们赶紧扫平此地。”“这次西征可别拖太久,免得什么时候父皇不高兴了就召本宫回国。”张玉忙道:“殿下您忘了?这国家就剩下这这座城池了。”朱棣:“……”过了好一会,朱棣有气无力地开口道:“对了,赶紧开始勘探附近有无石油资源。若是有,立刻让西域那边派人过来建设炼油厂!”对现在的大明来说,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汽油绝对不行!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苏武回国的同时,一桩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正在汉朝内部发生。】头戴皇冠的刘弗陵明显有些不安,对着身旁的鄂邑长公主道:“阿姊,近来霍光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还有上官桀,名义上是副辅臣,实际上完全和霍光沆瀣一气。”“朕有点担心这样下去,将来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刘弗陵一直都牢牢地记得父皇刘彻在临死前的那番话,对霍光报以十成的警惕。鄂邑长公主闻言也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大司马的权柄是有些过重了。”“咱们得想想办法,打压一下大司马才行。”“近来不是有流言说,桑弘羊和儒生之间的辩论马上开始吗?”“情况已经非常危急,必须要做准备了,陛下。”大宋世界中,太子赵德芳看到这里不由皱眉。“父皇,这刘弗陵是不是有点太针对霍光了?”赵匡胤刚刚和刘邦吵了一架。还没吵赢。毕竟刘家那边的皇帝太多了,数量压制!赵匡胤心情正不好呢,听到赵德芳这番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太针对?”“朕告诉你,分明就是针对的还不够!”赵德芳一脸愕然。“还不够?可……霍光他不是做事都很守规矩吗?”赵匡胤冷笑一声。“守规矩?”“这可是苏武已经回来的时候了,刘彻和金日磾都死了好几年了!”“来,让朕给你分析分析,让你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本按照刘彻死前的安排,朝政权力是分散的。霍光作为首席辅政大臣,权力自然是最大的。但,霍光同样也面临着其他三人的制约。比如说,霍光以皇帝的名义并副署大司马颁发出去的旨意,是必须要通过尚书台的审核才能颁布的。而金日磾在刘彻死前,“恰好”被封为掌管尚书台的“录尚书事”。换句话说,没有金日磾的同意,霍光的诏令单单在尚书台这边就会被打回,连皇宫都出不了。金日磾对霍光的限制还不止于此。这就要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刘彻为什么不让霍光当丞相?是,没错,刘彻自从掌权后,丞相一直都是摆设不假。但,丞相制度在华夏实行了上千年,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刘彻完全可以让霍光以丞相的身份来当这个周公,那样更加名正言顺。答案很简单:刘彻就是不想让霍光名正言顺!大司马从设立开始就授予卫青,然后霍去病一度和卫青共为大司马。可以看出,“大司马”这个官职的定位就是军方的最高领导者。那霍光想要指挥其他非军方部门,就有难度。比如大鸿胪负责外交,霍光有事要吩咐大鸿胪,人家就有话说了。你大司马管军队的啊,只是辅政而已。你有事你让陛下直接下旨,你又不是丞相,没资格指挥我啊。这就是刘彻刻意制造给霍光的“名不正言不顺”,让霍光这个大司马没办法如臂使指地指挥这些非军事部门。别以为刘彻给霍光下的绊子就这些。大司马是军队最高领导者,那照理说军队总该是霍光的自留地了吧?不好意思,想都别想。首先,大汉在刘彻死后,最讲究的是啥?和平啊!以前对匈奴打仗的时候,军队当然啥啥都优先,地位在整个大汉是最高的。可现在和平了,刀枪归库马放南山,军队对国家的影响力自然大幅度下降。下降了就完了?不好意思,咱们刘彻堂堂千古大帝,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军队影响力再下降,也不能掌控在你霍光一个人手里啊!于是,录尚书事金日磾还有另外一个头衔——车骑将军。顾名思义,车骑将军就是负责马车和骑兵的。大汉对外战争最重要的兵种是啥?巧了不是,刚好就是金日磾负责的骑兵啊。霍光想要指挥骑兵?那金日磾就有话说了。老霍啊,先帝遗诏明说了,骑兵这块归我老金管啊。啥,你说你是代理当今陛下辅政的大司马,有权指挥我麾下的骑兵?哎呀这不巧了吗,我老金也是二号辅政大臣呢,要不咱俩去陛下面前唠唠?但,这还没完呢!霍光管不了骑兵不说,就算是骑兵之外的其他兵种,比如朝廷直属步兵、地方兵等等,也还有一个人能插手。第三位辅政大臣,右将军上官桀!上官桀怎么限制霍光对其他兵种的指挥,直接参考金日磾就懂了。然而,这依旧还没完。第四位辅政大臣桑弘羊出场了。一直以来,桑弘羊都是刘彻的钱袋子,当的是大司农。为啥刘彻死前,要特地把桑弘羊提上来当这个御史大夫呢?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御史大夫简单来说,就是汉朝整个法律、监狱系统的最高负责人。注意了,御史大夫和丞相、太尉同为三公,也就是互不统属。即便是在当年大汉丞相还很有权力的时候,御史大夫也是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不需要理会丞相这边的。更何况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大司马?你霍光可别拿什么首席辅政大臣来压我桑弘羊啊,我特么也是辅政大臣,不服咱俩去陛下面前唠唠,再找金日磾和上官桀一起唠唠。如果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依然还是错的。还有鄂邑公主呢!鄂邑公主,那可是奉先帝刘彻的意见,照顾小皇帝刘弗陵日常生活起居的。你霍光想要通过欺骗、洗脑刘弗陵,来搞掉金日磾等其他三名辅政大臣?不好意思,鄂邑公主又不是傻瓜。刘弗陵有了刘彻死前的叮嘱,在霍光和亲姐姐鄂邑公主面前,那肯定选自家亲姐姐啊。到这里,依旧还没完!最后一招,是丞相田千秋。对,就是那个看似毫无权力,两年内从祭庙官员升到丞相,在朝中也没有任何根基,甚至连辅政大臣都不算的老丞相田千秋。田千秋有什么用?答:田千秋——名正言顺!假设一下,如果霍光想独揽大权。用军队搞政变?不好意思,最能打的大汉骑兵归金日磾管,另外的步兵、地方兵还能由上官桀来插手。通过法律虚构案件,排除异己?不好意思,御史大夫桑弘羊在这呢。洗脑小皇帝刘弗陵,让刘弗陵搞掉其他三人?鄂邑长公主有话说了。好,就算你霍光能把三个辅臣都搞定,最最危急时刻,田千秋也能站出来,以大汉丞相的名义号召天下人一同讨伐你霍光这个不臣之贼。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但凡霍光真的信了刘彻这个什么“周公”的名号,放心大胆的去掌权。你霍光就去吧,包你霍家分分钟死无全尸哈。那问题来了,霍光是怎么破解的呢?答案是——破解不了。对,就是破不了!刘彻可是千古大帝,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都牢牢掌控掌控着整个大汉。这样一个纵观华夏五千年都堪称最优秀帝王的人,殚精竭虑地为霍光设下来的环环相扣陷阱,霍光拿什么去破?当然,霍光也并非没有努力。忠不忠诚,先放在一边。就拿正常人的心理去想吧。刘彻都说了让霍光当周公,但实际上却完全不给霍光周公的权力,反而各种下套想要困死霍光。就算霍光不想篡位也好,最起码他肯定也想当一个真正的周公,拿回历史上那位周公该有的权力吧?退一步说,即便霍光安分守己,就当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辅政大臣好了。谁能保证将来金日磾这些人不会觊觎霍光这个首席大臣的位置,联手搞掉霍光?都是当官的,谁不想进步?那霍光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呢。其他三辅臣中,上官桀是霍光的亲家,这个可以留着当盟友,肯定是不能动的。金日磾能力太强资历太深权力又大,对霍光又知根知底。一上来就搞金日磾,那就正中刘彻的算计。霍光真要出手,哪怕是联合上官桀出手吧。金日磾马上就会去找桑弘羊、鄂邑公主再加一个田千秋,足够反杀被重重限制的霍光了。于是霍光推动了桑弘羊的辩论。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要利用已经遍及大汉的儒家,打掉御史大夫桑弘羊!御史大夫这个官职,那可是内斗神器啊。掌管法律的,随随便便一桩小案就能搞成通天大案,拿下政敌不要太简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为啥是儒家去搞桑弘羊呢?答案也很简单,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么多年,儒家早就已经成为天底下最大的思想流派了。桑弘羊过往那些年在全天下疯狂敛财,受害最重的,当然就是弟子数量最多的儒家啊!儒家不搞你桑弘羊搞谁?早在刘彻还活着的时候,儒家就是弹劾桑弘羊的主力军。霍光跟在刘彻身边这么多年,对这种情况烂熟于心。霍光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去找那些大儒,只需要在某些时候稍微表个态,比如说——推动一场公平公正公开的辩论。桑弘羊的大劫难不就来了嘛。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金日磾不直接支持桑弘羊,而是选择不见,让桑弘羊去辩论呢?答案是:救不了。霍光推动桑弘羊的辩论,名义是啥?是废除刘彻在世时的诸多苛刻政策啊!这是天下人翘首以盼的事情,甚至是刘彻在临死前几年再三强调的事情。这是大义。有大义的名分,霍光奉先帝之遗诏让桑弘羊辩论一下而已,又不是撤桑弘羊的官。金日磾怎么反对?但问题是,如果这辩论里桑弘羊输了呢?那儒家就会群起而攻之,发动天下舆论去弹劾桑弘羊。桑弘羊这个御史大夫就一定会下台。霍光就可以让自己的人上位,就算抢不到御史大夫,哪怕是能拿到御史中丞之类的职务,加之新上来的御史大夫也不可能再获得辅政大臣的称号,那霍光就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所以金日磾没办法见桑弘羊。见了之后怎么说?老桑啊,我知道你输了就完蛋了,可我没办法保你啊,霍光名正言顺,你就尽量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话要说出来,那桑弘羊不和金日磾当场翻脸才怪。不说,好歹桑弘羊心里还会想着“关键时刻金日磾肯定救我”,那还能拼一波。说了,桑弘羊说不好转头就投了霍光。于是桑弘羊就转头去找了老丞相田千秋。田千秋虽然说话含含糊糊,但意思桑弘羊听得懂。老丞相不断提及先帝,意思就是说,老桑啊,先帝的布局,我田千秋懂!有这句话,桑弘羊就放心了。既然田千秋懂,那关键时刻田千秋多半也会站出来。对付几个儒家学者,桑弘羊还是不虚的。桑弘羊怕的是霍光突然搞什么幺蛾子。有田千秋的保证,再加上对金日磾的希望寄托,桑弘羊就能去拼这一波。没成想,桑弘羊正打算去拼呢,金日磾死了!作为刘彻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金日磾居然这么快就死了。这下,刘彻的布局立刻崩掉了一大块。不,几乎可以说是全崩了。金日磾一死,霍光立刻放弃了辩论,开始全力争夺金日磾空出来的这一大块权力。结果就是原本由金日磾掌控的尚书台落入霍光手中,霍光终于拥有了实际上的行政权,即便还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右将军上官桀还是霍光的亲家,军权也落入了霍光的手中。行政权和军权到手,霍光立刻大力提拔霍家一派的官员。为了拉拢上官桀,霍光甚至允许上官桀在霍光每个月休沐的时候暂代执政。于是霍家势力占大头,上官家的势力占小头。其他的势力嘛,自然就是靠边站了。只能说,刘彻对霍光的算计固然非常精妙,但唯独有一件事情是刘彻这种千古大帝也无法掌控的。人的寿命。刘彻又怎么能想到,仅仅比霍光年长了三岁的金日磾,竟然在刘彻死后没两年也死掉了呢?正常的情况下,金日磾至少能限制霍光一直到刘弗陵成年为止。那接下来就是刘弗陵的事了。金日磾的死太关键了。哪怕金日磾晚死几年,情况都不至于是这样。霍光刚刚站稳了大司马的位置,就笑纳了金日磾死后空出来的权力大礼包。行政权也有了,军权也有了。小皇帝刘弗陵看似高高在上,霍光每件事情都要请示。实则,刘弗陵压根就没有任何权力啊。刘弗陵甚至没办法公开反对霍光。这可是先帝刘彻给刘弗陵指定的周公啊。周公霍光事事向刘弗陵请示,刘弗陵不但不领情,还要反对霍光?那刘弗陵麻烦就大了。周武王当年让周公辅政周成王的时候可是说过一句话的,“若此子不当为王,弟可代之。”霍光不姓刘,当不了皇帝,可按照这句话,废掉刘弗陵不成问题。赵匡胤说到这里,冷笑道:“对了,这时候刘弗陵已经知道桑弘羊要辩论的消息了。”“被搁置了好几年的辩论此刻突然重启,意味着霍光准备对桑弘羊下手了。”“呵呵,桑弘羊没了金日磾的帮助,一旦垮台,朝政就尽在霍光与其亲家上官桀手中。”“到时候还剩谁?一个垂垂老朽又不是辅政大臣的丞相田千秋,加上一个女流之辈的鄂邑长公主,这两个人能帮刘弗陵翻盘?傻子都不信啊。”赵德芳一点点地瞪大眼睛,良久才道:“霍光原来如此狠毒吗?”赵匡胤唔了一声,淡淡道:“这其实跟狠毒不狠毒没什么关系。”“官场就是如此,只要坐到那个位置上,纵然什么都没做,也会有无数人前赴后继想要打倒霍光并取而代之。”“霍光之前的做法是获得皇帝的信任,但如今嘛肯定是不行了。”“他要么就是打倒所有可能的政敌,自己独揽大权。要么就是迟早有一天被某个人打倒,成为别人踏上大司马之位的垫脚石。”赵德芳突然福至心灵,问道:“这也是刘彻对霍光的算计吗?”赵匡胤惊讶地看了一眼赵德芳,露出了赞许的表情。“对。这应该是刘彻对最恶劣情况的算计。”“总有后来者啊……”:()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