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没有任何悬念,这一次负责率领汉军出征的依旧是贰师将军李广利。作为千古大帝,刘彻有一个寻常皇帝拍马都赶不上的能力,那就是无论再怎么生气,也依旧会做出足够冷静的判断。刘彻把李广利找来,面授机宜。“这一次你出征右贤王,匈奴单于必然会前来救援。”“你要像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一样速战速决,否则且鞮侯单于率领王庭主力前来之后,你是抵挡不住的。”限于各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穷),刘彻在这一战之中只能给李广利三万骑兵。这个数量肯定是不足以正面和匈奴单于主力抗衡的。刘彻给李广利设定的目标,是匈奴右贤王所部。在乌师庐单于将匈奴三部整体西迁后,曾经匈奴右贤王活动的区域从河西走廊一带转移到了天山北麓。这里距离西域诸国太近了,简直就是在家门口。别看李广利之前远征大宛,让西域诸国纷纷来朝。可等匈奴右贤王率众抵达天山后,西域又成为了汉朝和匈奴两大强权明争暗斗的争夺地带。右贤王西迁这一招,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李广利西征大宛的成果。只有消灭,至少也得重创右贤王所部,汉朝才能再度斩断匈奴伸向西域的触手。李广利信心满满,对着刘彻拍胸脯做出保证。“请陛下放心,臣一定速战速决!”后面还有半句话,李广利没说出来。不但速战速决,而且还要比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更快!男人,在床上不能快。但在马上,自然是越快越好!随后,刘彻又召见了李陵。“李陵啊,这两年你在河西走廊那边练兵,成效如何了?”经历了边疆的风霜,李陵如今显得颇为粗犷,看起来就是一个纯正的西北汉子。他笑了笑,对着刘彻道:“陛下,臣已经练出了一支真正的精锐!”李陵说着,也是回忆起这几年的时间。李陵和士兵们同吃同住,和将官们讨论匈奴人的优缺点。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一旦听说周围有匈奴人的侵扰立刻出发去寻找作战机会。现在,李陵信心满满,等待着刘彻的任务。刘彻沉吟片刻,道:“朕有一个任务,确实是需要精锐才能做到的。”李陵忙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能完成!”刘彻点头道:“眼下贰师将军李广利闪击右贤王,但来回程的粮草必须得想办法保证供应。”这也是吸取了当年霍去病闪击河西的教训。霍去病第一次闪击河西,回程的时候就因为缺乏粮草物资,被浑邪王一路追击,差点就交代了。刘彻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后来就一直尽力保证大军粮草。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凯旋而归时都是刚刚穿越大漠来到漠南草原的最北边,便和早就等待于此的汉军后勤部队会合,获得补给。李陵现在要充当的,也就是这样的角色。李陵一听,急了。“陛下,臣苦心练兵这么多年,并非为了做什么后勤官。”“恳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臣也想要率领训练出来的兵马,去和匈奴人正面对抗!”“臣可以领兵到兰干山南边虚张声势,以分散匈奴人的兵力,不让匈奴集中兵力攻击贰师将军。”押运粮草这种任务,李陵是真没办法接受。他马上都要四十岁了!这种时候还在押运粮草,这辈子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听着李陵坚决请战的话,刘彻皱眉道:“现在就那么多马,都已经全给李广利了。”“你就算想要自成一军,朕也没有战马给你。”和匈奴作战,没战马是肯定不行的。刘彻觉得,就这一点也足够李陵知难而退了。不曾想,李陵却道:“臣所率领的屯边将士,都是荆楚的勇士、奇才或剑客,是力可缚虎、射击必中之人。”“臣不需要战马,只需要陛下给这个机会,臣一定能带着麾下这五千人,创造让陛下满意的战绩!”刘彻默然无言。李陵见状,心知刘彻还在犹豫,心一横,直接跪了下来。“陛下,还请看在李家三代人为了大汉效力的份上,就给臣一次机会吧!”刘彻身体一震。这一刻,刘彻似乎从李陵的身上看到了爷爷李广以及小叔李敢的风采。当年,李广、李敢不也是如此慷慨激昂,主动请战?祖孙三代,何其相似。罢了,罢了。刘彻叹了一口气,道:“好吧,那朕就给你这一次机会。”“战马是真没有了,你去找桑弘羊,让他尽可能多地调拨其他装备物资给你吧。”李陵大喜过望,谢恩过后,快步离去。看着李陵离去的背影,刘彻突然开口道:“你们两个觉得他怎么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刘彻身后站着两名侍中,霍光、金日磾。霍光沉吟片刻,道:“李将军勇气可嘉,但只有区区五千步卒,当真碰上匈奴单于的大军,恐怕只能白送。”刘彻呵呵一笑,道:“你小子还是不喜欢他。”但刘彻也不生气。霍光的哥哥霍去病为给卫青出气,一箭射死了李陵的小叔李敢。有这个恩怨在,霍光和李陵虽然当过多年同事,但除了公务之外,两人从来不开口多交流哪怕一个字。金日磾思考片刻,开口道:“兰干山距离河西足足有三千多里地,李陵若是真去了那里,臣也觉得他很难带着区区五千步卒生还啊。”兰干山,那是匈奴漠北王庭前往天山右贤王所部的必经之处,去到那个地方一定得穿越戈壁大漠。骑兵尚且困难,何况步兵?刘彻见两个侍中都这么说,便有些踌躇。霍光和金日磾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今日如此罕见地一致不看好李陵,足够说明问题。刘彻呼出一口气,道:“这样确实不妥,嗯,路博德那个老小子不是李广曾经的同僚旧部吗?”“路博德那边应该是有差不多五千的骑兵,你们拟个旨意,让路博德带着骑兵在戈壁南边和李陵会师吧。”汉军骑兵的标准配置是一人双马,霍去病所率领的军队甚至有过一人三马的豪华配置。路博德所率骑兵和李陵部基本相当,两军会合之后就能保证至少一人一马,机动性大大提升,被全歼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下降很多了。很快,正在镇守居延城,之前已经被刘彻任命为强弩校尉的路博德就接到了旨意。已经头发近乎全白的路博德一看这个旨意,顿时吃了一惊。“陛下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不行,老夫得上奏疏,劝阻陛下。”跟随过霍去病封狼居胥,还以伏波将军的封号平定过南越国,路博德绝对是如今大汉诸多将军之中战争经验最丰富的人。一名路博德的心腹忍不住劝说道:“主公,这种时候反对陛下的主意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路博德之所以没能出任主将,一个是因为确实很老了,另一个则是刘彻处于帝王制衡之道的打压。路博德摇了摇头,道:“老夫何尝不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上次李广利远征大宛,老夫明知不妥却什么也没有说,害得三万大汉男儿在西域折戟沉沙。”“这一次,老夫豁出去了,一定得劝阻陛下!”路博德写了一份奏章,加急送回了长安城的皇宫之中。刘彻见到这份奏章之后顿时大怒,胡须都吹起来了。“这个路博德,是不是老糊涂了,竟然和朕唱反调!”路博德在这份奏章中极力反对出兵。道理也很简单,刘彻选定的出兵日期是秋天!这个季节,匈奴人的战马刚刚贴好秋膘,正是马儿最强健有力的时候。骑兵作战,战马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秋天出战,就要面对最强形态的匈奴骑兵,这怎么能行呢?路博德认为,最佳的作战时间点应该是春天。匈奴人为什么要选在秋天给马儿贴秋膘?为的就是让马儿拥有更多的脂肪储备,去应付即将到来的寒冬。漫长的冬季,将会极大地消耗匈奴马匹的脂肪、肌肉。等春天到来时,匈奴的战马就是最瘦弱无力的时候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位汉朝名将为什么喜欢在春天出击,就是这个原因。有人会问,匈奴的马冬天掉膘,难道大汉的马不会?当然也会。但别忘了,大汉对比匈奴,有两个优势。第一,匈奴是平时放牧战时当兵,绝大部分的战马都是由匈奴牧民们养在自己家里的。而大汉的战马是由朝廷设立的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朝廷每年都会调拨大量物资来培养战马。一个是牧民自养,一个是朝廷统一管理,哪边的马儿更容易渡过冬天?答案非常明显了。第二,地理位置。大汉的马场,绝大部分都在北方,是大汉最寒冷的地方。但别忘了,匈奴控制的地盘,比大汉还要更北!北半球,越北边越冷,这是基本的地理常识。匈奴冬天的气温一定比大汉更冷,而且冬天持续的时间一定比大汉更长。漠南就已经冷到不行了,往北几千里的漠北更是冷死人不偿命。这两个因素相加起来,就导致一个现象。春天到来时,大汉的战马可能还保存着巅峰期七八成的实力。而匈奴那边的战马,基本上有个三四成就不错了。战马之间的战斗力相差这么多,再加上大汉骑兵的素质也反超了匈奴。卫青霍去病时代才能喊出响亮的“一汉当五胡”口号。现在,刘彻竟然要丢掉这么大的优势,在秋天和匈奴人决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路博德是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没忍住,上奏章反对。当然,为了照顾刘彻的面子,路博德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李陵等到明年春天,路博德跟着李陵一起去进攻浚稽山。浚稽山这个地方,距离大汉的居延城也就几百一千里左右,属于匈奴漠北王庭控制疆域的最南端。居延城可是路博德奉刘彻命令在漠南草原上修建的要塞,路博德对这一带到浚稽山的道路地形非常熟悉。在这一带作战,路博德可以最短时间发现匈奴王庭单于本部大军的踪迹,并带着李陵用最快的速度撤回居延城。在路博德看来,这绝对是一个无比稳妥的办法。既能够拖住匈奴且鞮侯单于的主力部队,为突袭右贤王的李广利所部争取时间。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李陵和路博德的自身安全。但路博德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条。刘彻愤怒之下,双目中闪动着杀机。“早就听说路博德和李家代代交好,要朕说,这恐怕是李陵在朕面前吹了牛皮之后害怕了,恳求路博德上书给他拖延时间吧?”“朝廷这边都已经准备好了秋天出兵,李广利还有几天就要踏上征途,这种时候怎么能再等半年,到明年冬天再出兵?”“简直荒谬!”暴怒之下的刘彻,立刻给李陵和路博德两人下旨。对李陵的旨意,要求他必须独自带着麾下的五千步兵前往浚稽山,吸引单于的注意力。对路博德的旨意,要求做出解释,是不是和李陵有勾结。在路博德解释清楚之前,整个居延城的兵马由刘彻派去的使者所掌控,一兵一卒不得离开!居延城中,路博德听到长安来的使者宣读完旨意后,直接傻眼了。老将军胡须颤抖,过了好一会才道:“敢问使者,贰师将军何在?”使者淡淡道:“贰师将军在某离开长安前,已经率军出发了。”路博德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说不出话来。汉初世界,刘邦陷入了疑惑之中。“这个刘彻在想什么呢?”“怎么会莫名其妙地怀疑起李陵和路博德勾结来了?”在场的汉初群臣面面相觑,都给不出答案。不合理啊。李陵怎么就和路博德勾结了呢?刘恒迟疑片刻,开口道:“父皇,要不您发条弹幕,问问另外一条世界线中的刘彻本人?”:()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