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回去跟底下人说清楚,也和士林通通气,皇帝和辅是要我们孔府配合清丈田地,徐公明的文章,不过是他们要对付咱们故意泼的脏水。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
他面朝京城的方向,摘下冠冕,深深一拜。
众族老这下子是明白了,还得是衍圣公啊。
不管徐青的文章怎么扯,反正就是皇帝和辅泼脏水搞孔府,他们认了还不行吗。
这风声一传出去,天下士绅,自然会兔死狐悲,总不能对此继续无动于衷吧。
高,实在是高!
众族老纷纷告辞,准备按照衍圣公的吩咐开始行动。
这次一定要将舆情造起来。
徐青的事,自然不能这么算了,事后一定要想办法让徐公明自绝于士林!
但眼下,此事须得稍微往后靠靠。
衍圣公见众族老出去,随即找来心腹。
这些老东西,能干的事,只有这些了。他深知,要解决眼下的麻烦,非常不容易。
鼓动舆情,让士绅同情不过是第一步。
他叫来心腹,写了密信,让他们送到九边与他相熟的将门手中。
详细说了辅挪用太仓银,训练水师的事。
这本来是九边将士的军饷,现在却拿来给水师。
而且水师还借着剿匪,大横财。
挑动边将,只是第二步。
眼下冬天越来越冷,草原金帐南下劫掠是必然的大事,加上辽东局势也十分不稳。只要引起边患,朝廷就不得不求稳。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联络扶桑岛的东夷人。
东山省和扶桑岛相去不算远,孔府和东夷人自然也是有生意往来的。
边患和海乱一起,朝廷必然焦头烂额。
而且海寇作乱,对徐青的事业也是严重打击。
他心里清楚,徐青文章一出,与衍圣公府绝无缓和余地。
“徐公明此人心机果真深沉。”衍圣公一件件事安排下来,忽然明白了徐青硬怼衍圣公府的真实用意。
投名状!
他现在哪里还不明白,这是徐青向皇帝交的投名状,唯有如此,徐青才能自绝于士林,令皇帝安心。
问题是,皇帝总有老去的一天。
但一想到徐青崛起的过程,这其实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左右逢源,对于徐青这种草莽崛起的人物是绝不可取的。
他也必须依靠皇帝的支持,才能在南直隶深深扎根下去。若是失去皇帝的信任,徐青的基业便可能如浮萍一样消散掉。
“徐公明,你聪明归聪明,但老皇帝这种人,一旦时日无多,可不会留着你祸害子孙的。”衍圣公悟了,他似乎已经看到徐青注定的败亡命运。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拼尽全力的事业,也无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一下子,心里得到极大的安慰。
…
…
自从大明报的文章一出,徐青便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他勤练武功,引动星辰之力,贯通玄武七宿。
似乎写文章骂北孔的人,不是徐青,而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