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马上就叫人着手研制,试过很多法子,现用纸把烟草裹成一个筷子大小的烟卷最合适。
烟卷最开始是工人用手搓出来的,松紧不一,松的燃得快,紧的燃得慢,吸食起来感觉完全不同。
再说了,人工制作,成本高、效率低,奴婢在皇爷指导下,是兴起工业革命的第一人,怎么还用这么落后的方式,不行,得改。”
朱翊钧听了哈哈大笑。
没错,杨金水在自己的指导下,确实是大明兴起工业革命第一人。
以后的世人,研究大明航海时代,三宝太监郑和是绕不开的先驱;研究大明工业革命,财神太监杨金水是躲不过的第一人。
全是太监,大明到底怎么了?
它的制度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太反动落后了?
杨金水还在继续说道:“奴婢叫研究所的人来回地试,塞不行,纸太软了,很容易就挤破挤变形;模仿人手卷烟,还是不行,松紧不一
最后有位工匠,不,叫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天才的法子,吸!”
“吸?”
“是的皇爷。烟丝很轻,烟纸卷成一个管筒,套在铜管里面,在用抽气机一抽,把烟丝抽上来,自己飞进烟卷里。
只要把抽气机的吸气大小控制好,就能控制烟卷烟丝的松紧”
杨金水一边说着,一边从带来的盒子里拿出五盒香烟。
“皇爷,这一包三十根”
“太多了,二十根就好了,方便携带。三十根太多了,鼓鼓一包,不好塞进兜里。”
“皇爷英明,奴婢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你说。”
“这五种烟,最差的两种,奴婢跟属下们合计,取名卢沟桥和桑干河。普通的两种,奴婢们取名朝阳门和滦河。
现在还有一款最贵的,还没取名,奴婢们斗胆请皇爷给赐个名字。”
“取名?容朕想想。朕问问你,这香烟你打算卖多少钱?”
“香烟?”杨金水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回皇爷的话,最差的卢沟桥和桑干河,成本在一分左右,奴婢想卖五分和六分一包。
朝阳门和滦河,成本在三分左右,奴婢想卖一角五和一角八分。最贵的成本在五分左右,奴婢想卖两角五分。”
朱翊钧又问道:“卢沟桥和桑干河口味谁好?”
“桑干河最差,卢沟桥稍好。普通的朝阳门稍差,滦河稍好。”
“桑干河卖五分,卢沟桥卖一角。朝阳门卖一角五分,滦河卖两角五分,最贵的卖五角。”朱翊钧顿了一下,又补充一句,“二十根一包啊。”
杨金水倒吸一口凉气。
奴婢说的是三十根一包的啊,你说的却是二十根一包,还卖得这么贵。
皇爷,你才是财神啊!
“这样定价,就是把价格阶梯拉出来,不同收入的人,会自觉去买对应的香烟。至于最贵的,能花两角五分去买一包烟,还会在乎多花两角五分钱吗?
不把价格拉得远远的,怎么让抽这烟的人有一种满足感?口感是很主观的玩意,只要过得去,有一定差异就好了。关键要从价格上把它们的目标客户群给找准了。”
皇爷,我是伪财神,你才是真财神!
正说着,万福气喘吁吁地跑来,“皇爷。”
朱翊钧眉头一挑,“出什么事了?”
“皇爷,出大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