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想过不只一回,可每次当我一拿起笔,就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脑子乱糟糟的。”郭保昌叹气道,“写出来的,全是废稿。”方言道:“您这是被以前的稿子乱了思路,心也就跟着着急,越急,越写不出来。”
“您真不愧是编辑!行家!”
郭保昌竖起大拇指,“那我这病,您瞧着该怎么治,才能让我重新写出这个稿子?”
方言说:“这不是深聊的地儿,改天到编辑部,郭导给我讲讲这稿子要写什么,我给您好好地把一把脉,捋一捋小说的思路。”
“惭愧惭愧,也就是我家以前的一点事。”
郭保昌说等自己想好了,一定登门拜访《十月》编辑部,求一求方老师这个名编。
“‘名编’这个称号,可不敢当。”
方言摆了摆手。
“不只是名编,而且是名作家。”
郭保昌憨笑中带着丝精明,“您那《那山那人那狗》还没有给其他制片厂吧?”
方言道:“哈哈,没有,没有。”
郭保昌眼前一亮,但没有开口求合作。
两人结伴,从《我们的田野》,逛到《我们还年轻》,最后来到《小院琐记》。
整个阵容,简直只能用“豪华”来形容。
但在那么多第五代导演,和将来出名的演员中,第一眼就落在女儿国国王的身上。
“方老师,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朱菻鼓足勇气,双手奉上《山楂树之恋》。
“你很喜欢这本书?”
方言有意无意地多问了她几句。
“喜欢,特别是里面的那《从前慢》。”
朱菻眨眨眼,惊喜地现方老师不但给自己签名,而且洋洋洒洒地写了诗的后半部分。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方言写完“赠朱菻同志”,笑着递了回去,“谢谢你的喜欢。”
朱菻觉得这话里有歧义,脸颊微红,似乎想到什么,眼底藏着失落。
“不不,应该是我谢谢方老师。”
此时此刻,两个人面对着面,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微微弯腰,一个深深鞠躬。
落在郭保昌这个电影人的眼里,他总觉得有些诡异,明明都没说话,却写满了故事。
……………
放映室里即将播出《小院琐记》,方言和郭保昌随着人潮而入。
“方老师跟刚才那位女生认识?”
“不认识。”
方言轻声地说:“只是觉得她像我小说里的一个角色。”
“是像《那山那人那狗》的‘侗族姑娘’?”
郭保昌望着朱菻的背影,意味深长道。
“形象上倒也合适,不过我觉得她更像《潜伏》的‘左篮’。”
“那您瞧着上影的那个龚樰怎么样?”
“龚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