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找你呢,其实我也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你也知道,他现在跟着张教授读研,张教授那天找我,意思就是找个人,尽快帮他融入咱们北大的环境。”
“这个学生我们也观察了几个月,来大6是真心实意的,不是大家担心的那种双面间谍。”
“不过你也知道,咱们学校里面,大部分人对他的身份是有顾虑的,这个人选确实不好安排。”
“思来想去,我就想到了你,我知道别人有顾虑,你小子肯定没顾虑。”
“京城饭店你自己都敢一个人进去,港岛富豪说接触就接触,我想一个林毅夫,你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再说你在咱们经济系地位比较特殊,你起了带头作用,其他人自然会更容易认可他。”
“我跟张老师推荐了你,不过张老师的意思,还是让我来问问你的意见,这事呢不强求,看你自己的态度。”
“我觉得反正你在宿舍住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如住进研究生楼,怎么样?”
董文军笑着跟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思索了一下,随后点点头说道:“没问题,我去!”
“嗯?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不再考虑一下?”
董文军看李长河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有些诧异。
李长河笑着说道:“这有什么好考虑的,不就是帮同学融入学校嘛,简单的很。”
李长河这么痛快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知道对方的未来,而是因为李长河知道自己有一个别的同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他未来不会从政!
大部分同学对林毅夫的顾虑,在于未来从政的政审,一旦有跟海峡对岸的人接触,这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点。
尤其是谁知道未来风向会怎么着?
但是李长河不一样,第一他知道未来的风向不会变,第二就是他不从政。
可以说林毅夫身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李长河来说,其实都无所谓。
当然,李长河这么痛快答应下来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刚才董文军提到的张友仁老师。
这个跟玉帝同名的张老师不但是浙海地区民国最后一位高考状元,同时也是他们北大政治经济系的开创者。
虽然现在北大经济系的主任是岱老,但是政经系的开山鼻祖,却是这位张友仁老师,这是他们政经系的祖师爷。
张老师在政经系桃李满天下,就连他们的讲师厉以宁,当年也是张老师的学生。
当年厉以宁毕业了没学校要他,最后是张老师跟陈振汉先生两个人签字,才把厉以宁留在了北大。
而林毅夫也是张老师亲自去带回来的,别的学校没有人敢要林毅夫,张老师敢要,带回来当他的研究生。
所以李长河估计,让他去跟林毅夫陪读,估计也得到了张老师的认可。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更何况研究生楼的住宿条件,确实比普通宿舍要好上很多。
除此之外,李长河本身对林毅夫也挺好奇的,主要是他想跟林毅夫打听一个海峡对岸的人。
李长河不记得对方的年龄,但是他知道那个人也姓林。
两个姓林的到底认不认识李长河也不清楚,但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呗,毕竟他现在,可是完全没路子在海峡对岸那边找人。
李长河心里思索的明白,不过董文军此刻听完了,心里却是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