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赵德芳赞许的看了云熠一眼,:“也好,你替司马先生说吧!”
洛璃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忘了自己夸赞过司马青云什么话?静看着赵德芳和云熠的表演。
云熠清了清嗓子,强忍着笑意,:“头戴酸臭味儿的文士巾,身穿风骚的月白色长袍,手拿装斯文的折扇,一副温文尔雅,道貌岸然,卓尔不群,高深莫测的模样,这不就是一肚子坏水儿,一脑门子阴险狡诈,专门出坏主意的狗头军师的标配版嘛?”
燕小青已是忍俊不禁,赶紧起身对着嘴下留情的王妃深施了一礼,:“多谢王妃对属下的夸赞。”
洛璃也忍不住笑了,想起了自己夸赞司马青云的时候,司马先生那张尴尬羞恼的忽青忽白的脸孔。
笑得捂着眼睛摆了摆手,:“燕先生不必客气,我是真心钦佩夸赞你的。刚认识司马先生时,对他有敌意的抵触,才那样夸赞了他一通的。”
燕小青却是赞同的恭维了一句,:“王妃慧眼识人,对司马先生的夸赞,实在是贴切之致,入木三分。”
这下,摄政王赵德芳也笑得捂眼了,:“司马青云这人缘儿,真是好的杠杠的了。”
说笑了一阵后,气氛更加轻松愉悦,燕小青条理分明,口齿伶俐的讲述着吐蕃和西夏境内的情况。
从两国的风土人情到奇闻异事,从两国普通百姓到皇室秘闻,从军队战斗力到军力部署,详细的一一道来,他那个大脑袋里,装的各种情报真是海量的。
洛璃听得津津有味,偶尔插句嘴八卦一下那些皇室秘闻和奇闻异事。
摄政王赵德芳则是详细的问了几次西夏的政局和军力部署情况。
洛璃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赵德芳对着王妃微微一笑,:“没错,本王想先不打辽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把西夏夺取,有了养马之地那些足够神骏足够多的战马,再去谋夺其它地域。”
“王爷英明!”燕小乙兴奋的脸冒红光,“西夏国土狭小,又是初建国内政不稳,李元昊统一了党项人各部落后,控制良马交易,咱们需要的战马越来越难买到了。
柿子先挑软的捏,大宋先把反叛的西夏夺取后,宝贵的战争资源战马就有了保障,再谋取疆土辽阔的辽国时,就可以容易些了。”
摄政王赵德芳点了点头,:“不错,本王就是这样考虑的,想北征辽国的大草原,少了战马可是不行的。
夺取西夏后,再修生养息一年半载,本王亲率大军一鼓作气将辽国疆土收入大宋版图!”
一股帝王霸气从摄政王赵德芳身上散发出来,燕小青和云熠崇拜激动的看着王爷,心情激荡!
洛璃也被感染的有点儿热血沸腾了,历史的车轮要被赵德芳大角度的扭转方向。
也许,真的会有一个雄起的大宋,繁荣富强,军力强盛,科技领先,文明源源流传千古,再没有后面被异族铁骑的侵略屠戮之刃,野蛮屠杀的悲惨厄运!
征战四方
春燕回归,路边的柳树柔软枝条上生出了嫩黄的芽芽,赵无病被母亲抱着,眼睛盯着走过的大军,闪闪发亮!
:“爹爹!爹爹!娘亲,爹爹好威风!”孩子兴奋的指着马上的爹爹,大声喊着。
洛璃也举起胳膊,对着骑在乌云盖雪宝马上,一身墨色盔甲的丈夫连连挥手。
周围为大军送行的百姓,看向洛璃和小无病的眼神,立刻恭敬的近似虔诚了。原来是摄政王妃和小世子,也和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一样,等在城外路边为出征的亲人送行了。
摄政王赵德芳眼神看到妻儿的那一刻,就柔软深情的一直注视着,挥着手和爱妻娇子打着招呼。被大军簇拥着走过去后,依然扭转头看着妻儿,仿佛要将她们的模样刻进眼里心头一般。
大军里的将士们和送别的百姓们,有许多的父子,母子,夫妻,兄弟,在用这种依依不舍的眼神互相对望着。
:“大宋必胜!大宋战神摄政王殿下必胜!……”不知是谁,带头高喊了一声!
满腔情绪无处发泄的百姓们,立刻眼含热泪的齐齐振臂高呼。
:“大宋必胜!大宋战神摄政王殿下必胜!……”
洛璃和怀里的儿子也心潮澎湃着,跟着大家一起振臂高呼。
:“大宋必胜!大宋战神摄政王殿下必胜!……”
:“大宋必胜!大宋……殿下必胜!……”小无病右臂举得高高的,稚嫩的童音扯着嗓子拼命高喊!爹爹走过去看不到了,他委屈的乌黑的眼睛里泪水涌出来。
婷婷和迎春急忙掏出帕子,一个给小世子,一个给王妃,自个的眼泪却早已流到了脸颊两边。
摄政王赵德芳亲率六千墨云骑,六千飞云骑,新军第二军,第三军,共计五万二千精锐,兵发西夏。
老将曹彬,率领两万后军,押送着八千辆马车的辎重军需,跟随其后。
准备的充分,每一位出征的将士都拥有此战必胜的信念!
西夏兴庆府,一国之主李元昊坐在那张特制的龙椅上,手里捏着一份羊皮书情报,脸色凝重,摸着下巴琢磨着。
宋国摄政王赵德芳收复燕云十六州后,不会放过辽国和西夏,他等了两年,靴子终于落地,摄政王赵德芳亲率大军出征了,但这靴子也落错了地方了吧?
摄政王赵德芳怎么没有直接北上从燕云十六州出关,去攻打辽国,却带兵往西北方向而来?我定难军虽然和辽国结盟,反叛了宋国,但我李元昊也没有敢立刻称帝,赵德芳你至于放着宿敌辽国不顾,这么急切的先来灭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