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看到徐婉宁,他立刻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徐婉宁倒是没有反对,只是问东子:“我听翠芬说,你找到合适的店铺了?”
东子赶忙说道:“对,位置就在城西。我实地考察过,那边有四个大型工厂。虽说工厂也有食堂,内部员工都给管饭,但其实食堂的饮食并不太好,再加上那几个厂子的效益都不差,工人们手里有余钱,偶尔还是会出来吃一顿好的改善伙食。”
徐家铺子酒楼的定位是中端,要再分的细致一点,那就是中高端。
目前京市最高端的酒楼还是全福楼,但主要是用来接待外宾的,里面的食物菜色确实不错,但价格也昂贵,吃一顿饭,要想吃饱,至少得花三五十块钱,很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都没了。
徐家铺子酒楼,一道菜的单价定的也不算很便宜,但是比起全福楼来说,一点也不贵。
最重要的是,徐婉宁没有压缩成本,所以菜的分量给的很足,三个人吃饭,点两道菜,就能吃的美美的。
第1301章
所以徐家铺子酒楼的顾客群体一直都比较稳定。
而新开的店铺,装修的倒是很豪华,菜色也多种多样,只是味道比起徐家铺子来说差了一点,而且分量也不像徐家铺子酒楼那么足,虽然刚开业的时候分走了一部分顾客,但没持续多长时间,那些老顾客又回来吃了。
但酒楼的更替,不可避免还是多少影响了徐家铺子的生意。
东子面上不显,心里还是有些着急的。
所以徐婉宁提出自己打算开分店的想法后,东子一直利用空余时间在跑这件事。
为此,他已经很久没有休过假陪耕鸣了。
既然别人都能开酒楼,为什么他们徐家铺子酒楼不能扩张呢?
但是要开在哪个位置,是有讲究的。
目前,徐家铺子酒楼在京市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甚至很多外地来的人也知道徐家铺子酒楼。
如果要开分店的话,不论开在哪里,只要有这个名气在前面吊着,生意就能不会太差劲。
但不差劲和生意好,中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东子所说的城西,有几个大型工厂,都是国营厂子,而且都是重工业加工。
工人的工作相比较而言是要辛苦一些,但随之对应的,工资也高。
一个普通正式工每个月光是到手的工资都有七十多块钱,在京市,已经算很高了。
就连临时工,只要做满了工,也能拿到三十多块钱,很多效益一般的厂子,正式工也不过三四十块钱的工资。
而四个厂子规模大,工人也多,加起来少说也有四五万人。
就按照一个人半个月去酒楼吃一顿饭来算,四五万人的几个厂子,轮下来,每天少说也有好几百号人吃饭呢。
而且分店的定位可以稍微有点区别,还是做中端酒楼,但是可以对榜中低端的,价格再便宜一些,菜的分量不变,但是米饭或者面条这些主食可以多给一些,对于出体力活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听完东子的分析,徐婉宁不禁感慨,东子确实是在用心做这件事,至少他做过了市场调研。
城西确实适合开分店,但唯一困扰东子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铺面。
他看中的那个铺面,房东只卖不租,两万块钱的房钱,让东子望而却步。
但是对于徐婉宁来说,花两万块钱买一栋房子,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她没说直接将房子买下来开酒楼,那个房子到底值不值两万块钱,还得他实地考察一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