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明末逐鹿天下TXT > 第764章 商讨建运河(第1页)

第764章 商讨建运河(第1页)

施琅将军看着逐渐成型的炮台。沿岸修建出炮台,他才能彻底放心奔牛道这里的安全。本来是一片疟疾等多种疾病横行的不毛之地。因为它属于美洲最窄的地方。襄国与曹国都看中这个地方,想要把它据为己有。施琅将军作为帝国海军优秀将领,他能看清楚这个地方一旦挖通运河,必定是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大皇子趁着闽国危难之时,以救援闽国作为交换条件,占领苏伊士运河。奔牛道是与苏伊士运河同等重要的地方,他的归属还模糊不清。施琅将军直接选择占领,管控争议之地,这是帝国作为宗主国的担当。他知道这里极为重要,曹王李大壮那样聪明的人,不可能看不出来这里对于曹国的重要性。不挖通奔牛道运河,曹国永远被分割成为两片区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施琅将军换位思考,他是曹王李大壮,那要不惜一切代价夺下这里。他正是预料到了其中的风险,这才让工程兵抓紧修筑炮台等工事。曹王李大壮真的不理智,他就用机枪与大炮,让曹王李大壮冷静一下。通信兵李小飞面带激动神色,快步向施琅所在的方向跑来。施琅看到李小飞,他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海军漂泊在茫茫大海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遇到突发情况,怎样与大都督府联系。一般的事情,施琅作为舰队提督,他都有下决定的能力。但总有一些特殊的事,他这个提督都会左右为难。最好是请求大都督府,甚至是皇帝陛下做决定。施琅也算是海军的中高层将领,但涉及到开战等事情,他这个小身板可扛不住。有线电报解决远距离实时通信的问题,这让海军上下看着都很羡慕。但海军的舰船不能拖着一根电缆飘在海上,只能无缘有线电报,依旧采用传统的通信船汇报情况。美洲这里向帝国传递消息,在从帝国带回新的指令。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真遇到紧急的事情,只能依靠前线将领判断。有了无线电报,形势就完全不同。施琅刚刚拿下奔牛道,他就等来携带数台无线电报机的通信船。他同时得到消息,经过檀香群岛等地的中转,美洲这里可以直接与京城联系。他立刻就把这里的情况,及时发送到京城,请求皇帝陛下做决定。毕竟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帝国与藩属国曹国发生冲突。他这个小身板,那可扛不住引起两国战争的罪名。通讯员李小飞快步走到施琅身边,他拿出刚译出来的电报。“提督大人,皇帝陛下亲自回电。”施琅听到这句话,他先是冲着京城的方向敬军礼,随后双手接过电报,仔细阅读电报的内容。他从电报的一些内容,了解到京城那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都督冯三秋致仕,新任大都督齐刚毅上台。施琅对于齐刚毅有所了解,他一直是大陆军战略的倡导者。只能希望大都督内的海军将领,能顶住大都督的压力,让海军发展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大皇子苏蜀已经正式成为太子。帝国的储君尘埃落定,他们这些官员也就不用再担忧。这些情况都是电报上的细枝末节。皇帝苏河在电报中,认可了施琅的做法。施琅看到这里,他一直担忧的神情立刻放松。这件事情他做的对,受到了皇帝苏河的认可,哪怕是引起一定的后果,这也是无关痛痒的问题。他之后只需要多请示多汇报,按照命令行事,这次只会有功无过。施琅从电报上,了解到齐刚毅大都督的担忧。他们两人立场不同,但对于这件事情想到一起去了。只看曹王李大壮无惧宗主国,挑起与襄国的战争,他就绝对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施琅在这里修筑炮台的同时,他已经派出侦察舰队,观察曹国军队的动向。他就是在欺负曹国海军弱小,帝国舰队可以畅通无阻。施琅立刻让通信员李小飞把现在的具体情况,全部发送给京城。“小飞,我需要写一份详细报告,这份报告比较长,你们需要辛苦一些,还需要等我一会儿。”通信员李小飞笑着说道:“提督大人请放心,我们通信员绝对会把完整的内容发过去。这次我们也得到京城的指导,无线电报机需要改一下频率,使用军方的频率与新的密码。这种新密码不连续解密,那就是一段乱码,不会出现发送与接收信息不同的情况。”施琅了解到具体情况,他就完全放心下来,安心书写详细的报告。………………………………乾清宫之中,他们在等待施琅将军的回电。很多事情必须要考虑当地的情况。再不了解美洲那里的情况,随便发言很容易被打脸。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太子苏蜀看到御前会议突然变得沉默。他一直认为父皇会支持运河项目,但在御前会议讨论过程中,父皇一直没有表明倾向,任由文武大臣讨论。御前会议沉默的时间有点长,太子苏蜀都不太习惯,知道周方志公公拿着一摞电报走近乾清宫。“陛下,这是施琅发送回来的电报,一共一千六百余字,臣已经让人复印多份。”皇帝苏河笑骂道:“施琅真不知道长文电报有多么难发送。写个一二百字,简单诉说问题就可以,没有必要写这么多字。电报给大家发下去,来自前线的第一手消息,能让大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太子苏蜀从周方志公公手中接过电报,他开始翻看电报的内容。施琅一句废话都没有,但他写的东西太多太杂。他详细写明美洲各国的情况和他自己的感触。内阁大臣武弘义看完电报,他愤怒的说道:“这些藩属国也太不像话了。他们把帝国当成周王室,自己当成各地诸侯。不顾帝国的感受,他们刚站稳就开始争霸。一旦出现一个独霸美洲的庞大势力,帝国又该如何自处。”武弘义与商人关系密切,特别是南洋的几大商会。他考虑问题,最先从贸易角度出发。帝国需要原材料与庞大的市场。武弘义知道美洲一旦出现地区霸主。他们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工业,帝国的工业产品就会被挡在门外。这些地方从原材料供应地与工业产品消费地,直接变成了帝国的竞争对手。首相钱明义了解到美洲的情况,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陛下,臣认为奔牛到那里可以由帝国管控,但运河没必要太着急建设。现代建设运河,对于帝国来说,需要耗费一大笔资金,带来的收益很少。却会增强美洲各大藩属国的实力。”太子苏蜀很是疑惑,之前支持建造运河的首相,直接推翻了原先的意见。他忍不住问道:“钱首相,因为何种原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钱明义首相看向太子苏蜀说道:“臣看待一个项目,一般都是从利益出发。付出一定的利益,他在未来能否会收获更多的利益。有着苏伊士运河的前车之鉴,臣以为犇牛道的运河地位与苏伊士运河类似。他会为帝国带来包括通行费在内的庞大利益。臣了解施琅将军汇报的情况,发现这个运河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为运河带来更多的利益。”太子苏蜀听完之后,他已经明白钱明义首相的意思。在钱首相眼中,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通过各方利益计算,这个项目很亏,钱明义首相就会反对这个项目。大都督齐刚毅把电报内容仔细看完。他正好听完钱明义首相的发言。他用手一拍桌子,激动的说道:“陛下,臣认为这条运河非修不可。臣这可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臣之前没有发现运河最大的作用。确实如钱大人所说,这条运河为帝国带来的利益远不如藩属国。在钱大人看来,这样的情况绝不能建造运河。臣却认为,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挖掘运河。这条运河就是藩属国的弱点,只要帝国海军依旧保持强盛,这条运河就是控制藩属国的利器。”太子苏蜀听完齐刚毅的说法,他对这位新任大都督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与这位大都督立场确实相左,但他们都是为了帝国的发展。太子苏蜀认为时机已经合适,他自信满满的说道:“父皇,儿臣因为这条运河价值极为重要。战略价值几乎能以苏伊士运河相比,这是谁都清楚的情况。帝国不应该从纯粹的利益角度,衡量一件事情。帝国在修建通向西北二省的铁路。茫茫大漠之中修铁路,别说是几十年,哪怕是一百年,那都收不回成本。这条运河也是一样,哪怕是数百年都收不回成本,帝国也要把它开凿出来。”太子苏蜀已经表态,这样很多官员纷纷表态。大部分人都不太支持开凿运河,他们对于在美洲开凿运河,本身就不太赞同。帝国短时间又无法获利,这更让许多人反对开凿运河。皇帝苏河看着众人的表现,他之所以没有提前讲明他的倾向。就是为了看一看,这些官员表现的怎么样?只要是言之有物,能说动他,都会取得高分。只会人云亦云,凡事都没有主见。这样的人会被逐步淘汰。皇帝苏河最终一锤定音道:“朕决定开凿运河,这条贯通美洲大陆的运河,将是很多藩属国的生命线。帝国掌握这条生命线,进可攻,退可守。我们不只是看眼前的利益,要看十年后,百年后的利益。”皇帝苏河一锤定音,这个对于帝国来说,只算上一件小事。,!“诸位爱卿,现在能与美洲实时联系。朕等待美洲那里的消息,今后再讨论藩属国的情况。内阁与大都督府做好出现各种问题的预案。”皇帝如何宣布御前会议结束,他还给内阁和大都督府布置一项任务。帝国将会根据施琅发来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手段。齐刚毅大都督表现的很轻松,他对于帝国的军队有着充足的信心。只要美洲的舰队提高警惕,不被敌军堵在港口中偷袭。凭借铁甲舰与风帆舰的技术代差,帝国海军想输都难。首相钱明义却低着头在思考问题。他在思考藩属国脱离帝国的掌控,会对帝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齐刚毅看到钱明义脸上的愁容,他哈哈一笑说道:“钱大人不用为帝国担忧。美洲藩属国全部想要脱离帝国,甚至是反咬一口。以帝国的军力,那都能轻松应对。之前帝国停下扩张,那是帝国的版图太大,对于边疆地区控制力减弱。现在随着无线电报的普及,帝国可以控制更加遥远的地方。美洲那些大好地盘,让给那些藩属国占领,还不如帝国直辖。只要陛下同意,我就能指挥帝国大军,彻底拿下美洲。”齐刚毅的心中对于前往美洲的藩王,还是羡慕嫉妒。他们一起参军,一起打天下。齐刚毅只比他们稍逊一筹,没有获得海外封地的机会。钱明义非常聪明,他能从齐刚毅口中听到一时怨气。“齐大人,你这个想法一点都不切合实际。陛下与藩王毕竟一起打天下,同生共死多年,这其中还有陛下的近亲属。我相信陛下与藩王之间,绝对不会闹掰。最终会回到谈判桌上,按照各自的情况,一起分享这条运河。无线电报没有出现之前,远在万里之外的人,互相交流十分困难。无线电报出现之后,哪怕是相隔遥远的两人,他们都可以及时沟通。”齐刚毅听到首相钱明义这么说,他真的很无奈。仔细想一想,这是最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皇帝陛下只是想震慑藩属国,让他们认清楚自己的地位,绝对不是想把藩属国彻底清理掉。太子苏蜀就站在两人的不远处,他们两人的对话,他听得一清二楚。他结合自身的经历,钱明义首相说的不错。赵王苏熊、魏王苏虎与父皇的关系亲密。他们又没有涉及到奔牛道冲突之中。这两个王国绝不会冒险与帝国发生冲突。曹国又无法用自己的实力对抗帝国。最终的结局,只会是藩属国妥协。:()明末逐鹿天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