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8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十。太子苏蜀主动请缨前往天津港,慰问即将出发远航的商人。商税对于帝国的贡献,近乎达到八成。海商的进出口贸易,又占据商税大半。苏蜀作为太子,他要关心海商们的发展,代表皇室作出表率,让天下商人安心。新年刚刚过去,大部分百姓还在节日的欢庆中。太子苏蜀跟随父皇和母后,在新年节日期间,拜访功勋老兵、帝国勋贵、民间各界代表。这些杂事处理完,太子苏蜀想到他在欧洲各国见识到的情况。欧洲某些国家,他们的海贸已经进行数百年,一些配套的政策很成熟。帝国在这个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太子苏蜀主导推行这些政策,他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能持续提升他的地位与声望,让帝国的官员与百姓,见识到他做事的能力。太子苏蜀相信随着帝国与欧洲交流的密切。以帝国官员的聪明劲,他们早晚会引进吸收欧洲好的政策。太子苏蜀听着火车轮轨与铁道碰撞的声音。他想到新年发生的事情,瑞王苏雷抱怨他的封国一无所有,就是一片未开发的蛮荒之地。太子苏蜀听到这个消息,他在私下里大笑许久。他一直把二皇子苏雷当作主要的竞争对手。哪怕是二皇子苏雷已经出京,现在的情况对他很有力,太子苏蜀也没有完全放松。他主动请缨前来天津港,就是为了给自己争取表现的机会,尽快提升自己的地位,彻底压制对皇位有野心的皇子。太子侍从周百信,他轻手轻脚走到太子苏蜀旁边。他对于自己现在的地位非常满意。科举与大学这两条通天之路,他都没有把握住。现在只能跟在太子苏蜀身边,为太子做一些杂事,这是其他人极为羡慕的工作。宰相门前七品官,太子门前至少也相当于六品官。他作为太子苏蜀的潜邸之臣,一旦太子苏蜀登基,他就能通过皇帝的授官,从一介布衣成为封疆大吏。周百信的前途已经与太子苏蜀深度绑定。他现在主要做的事情,依旧是出谋划策,为太子苏蜀的想法查缺补漏。周百信等到太子苏蜀结束思考,他才把一份电报递过去。“殿下,经过前期的信息收集,海商们需求的事物,排在首位的是安全,排在第二位的是减税。”太子苏蜀看着电报上的内容,他想要出台一些政策,帮助这些海商。必须要了解这些海商主要的需求是什么?只凭自己想法做事,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太子苏蜀在瑞王苏雷走后不久,他与属下商议从哪个方向打响名声时。周百信就建议从商人这里做文章。出台政策以做大蛋糕为目标,尽量不要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样做,那就能把做事的阻力减到最低。太子苏蜀已经提前做好准备,终于在他抵达天津之前,了解清楚这群海商的真实想法。他抖了抖电报,轻笑道:“这些商人太天真,还想着减税的美事。朝廷为了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已经强忍着不加税。交税是每个商人必须尽到的义务。现在却要靠着税吏用枪指着,才能乖乖交点税。这些商人还想减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无论是任何人处在首相的位置上,他都不敢减税。一旦减税,那就会造成朝廷出现数百万两银币的亏空。这么大的亏空,由谁来补充。如果加到农民身上,真以为那些农民老老实实的饿死。我们要吸取前明的教训,三十万两赈灾款不想出,却要出一百万两平贼饷。这完全是笑话一样,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深化矛盾。”太子苏蜀一直记得父皇的教导。钱能解决世间的大部分问题,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好钱袋子与官员任命。税收可是父皇的命根子,太子苏蜀别说动一动税收,他想都不敢想。周百信应声附和道:“殿下,那些商人就是贪得无厌,殿下与他们交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商人们把帝国的货物运到欧洲,售价至少翻几倍。他们赚这么多的银币,却还想着逃避税收。他们依附这种嘴脸,必然会招人厌烦。”太子苏蜀摆了摆手,道:“帝国要让这些商人做贡献,自然要接纳他们的缺点。世上怎么会有十全十美的人。这次的相关政策,主要还是以安全为主,我们已经做好了所有预案。”太子苏蜀与周百信在火车厢中,讨论了这件事的各种细节。京城与天津之间距离很短,在他们的讨论声中,火车的汽笛声就已经响起。太子苏蜀站起身,望向窗外繁华的火车站。“我们已经到达天津,希望这次能有一个好结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太子苏蜀所在的车厢门打开。河北巡抚杜源带领河北主要官员,前来迎接太子殿下。太子苏蜀看到河北巡抚杜源带头给他行礼。他立刻和蔼的说道:“诸位都是国之重臣,大家不用行此大礼。”太子苏蜀与河北巡抚杜源寒暄了几句,他就在杜巡抚的安排下,住在巡抚衙门的招待酒店。太子苏蜀必须要给封疆大力的面子,他在天津做的一些事情,还需要当地巡抚衙门配合。他在晚上接受了河北当地官员的宴请。太子苏蜀在第二天,这才能抽出时间,见一见天津主要海商的代表。他在周百信的带领下,来到百顺酒楼,天津最气派的大酒楼。太子苏蜀要在这里接见帝国海商的代表。他刚走进酒楼,一大群商人立刻涌出来,热烈欢迎太子苏蜀的到来。王森、李星阁、陆大海、张信四位海商代表立刻上前拜见太子苏蜀。太子苏蜀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他露出笑脸与大家打招呼。“大家过年好,你们海商的贡献,朝廷一直记得。我代表朝廷慰问你们,就是要帮助你们走路正轨。你们跑风险极高的海运,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帝国已经做出许多维护大家安全的事情。”四位海商都是人精,他们从太子苏蜀的语气中,就能听出来一些端倪。让朝廷交税,这根本不可能,太子苏蜀谈都不会谈。他们对于减税这种事,心理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他们之前以为太子苏蜀会谈一些假大空的东西。他们没想到太子苏蜀会直指海运最核心的安全问题。相比于减税,安全性极为重要。朝廷不减税,他们损失的也只是些许钱财。航海路上不安全,不只是一艘价格高昂的货物会有损失的风险。甚至有可能连货船与货船上的水手全部消失不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这些海商需要赔偿大笔的银币。王森一脸惊喜的询问道:“殿下,你所说的事情,是传言成为现实,朝廷准备派遣海军为我们护航。”太子苏蜀摇了摇头,道:“某些航线遇到重大风险,或是与帝国敌对的国家,他们开始频频攻击商船。这种情况下,朝廷会考虑派出皇家海军护航。一般的情况下,除非是皇家海军顺路。要不然不会专门为某一个船队护航,这就是公器私用。底线不容突破,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皇家海军舰队的数量有限,他们也绝不会接受这种任务。”他们之前脸上露出喜悦,想到的几乎都是海军护航这件事。现在这件事被太子苏蜀否定,他们真的想象不出来,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太子苏蜀看到这些人,他们流露出的表情,与他预计的情况完全相同。他当然知道民间掀起海军护航的声音,那离不开这些大海商的支持。他们就想用民间舆论裹挟朝廷,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太子苏蜀没有敲打这些人,那是因为他们很有用,方寸又掌握的很好,没有越界。房间陷入一片寂静之中,事情不知道怎么进展。正在这时,一名通讯员拿着一叠电报,交给周百信。周百信简单阅读电报后,他又走到太子苏蜀身边。太子苏蜀抽出一份电报,展示给这些海商代表看。“交趾静安港外五十里,风高浪急,怀疑是台风越境。”陆大海听到这个简短的信息,他神情激动的问道:“殿下,你怎么会知道交趾外海的情况。哪怕是有无线电,传递消息极为快速,出现这种恶劣的天气,我们也不至于不了解。在我的印象中,完全没有相关的记载。”太子苏蜀笑着说道:“我这可不是之前的情况,而是刚刚发生的情况。”李星阁听到太子苏蜀这句话,他立刻站起身。“殿下,您说的没有问题,这是南海实时的情况。”太子苏蜀没有因为李星阁冒犯的话感到生气。李星阁是李曦月的叔叔,他就是太子苏蜀安排的托儿,专门为了活跃气氛。海商的很多诉求,苏蜀大部分都是通过李星阁了解到。太子苏蜀看到海商代表脸色的变化,他为李星阁竖起大拇指,这个捧哏处理的很好。他面带笑意解释道:“大家也知道无线电不需要通过电线,就能把信息传递的极远。现在无线电报机,也不过是十几万两银币的价值,大型的海商都能买得起。我出门联合皇家海军,还有部分岛屿的驻防部队。为他们免费提供无线电报机,只需要他们提供附近海域的情况。信息经过专人筛选汇总之后,用明码向外传播,每一个无线电报机都能接收到。如果民间船队加入进来,将会了解大部分航线的安全情况。”无论是四大海商代表,还是旁听的海商。,!他们听完太子苏蜀的介绍,双眼都在微微发亮。能预知某个航线是否有危险?会不会遇到海盗、台风、巨浪等天灾人祸,那将会直接决定船队是否安全。无线电报机的小钱,对比一船队货物的价值,那简直是九牛一毛。还有一些海商,忍不住鼓起掌。他们越看太子苏蜀越顺眼,太子殿下真的为他们这些海商做一些实事。太子苏蜀看到他们反应很大,继续笑着说道:“这件事,那只不过是开胃小菜。我今天来迟与你们商议的事情,那就是我接下来主要推行的政策。我游历欧洲时,发现欧洲某些国家,他们会为海商售卖一种叫做保险的东西。只要海商在出发之前,交一笔保费。船只如果在海上出现损失,将会全额赔付。”张信忍不住说道:“我与荷兰商隐有过很多的交流,在欧洲荷兰保险业务很发达。荷兰的海商有了保险,他们都不担心自己的商品受到损失,这才让荷兰有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帝国真的能出现这种政策,这完全是雅政。一笔小钱,那就能解了我们这些海商的后顾之忧。我见过太多的海商,船队出现事故之后,他们从此一蹶不振。高昂的负债,让他们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太子苏蜀看着张信的表现,这位可不是托,他浑然天成的表现,让现场的气氛很融洽。太子苏蜀想要开创保险业,主要是为帝国的海商提供一些保障。特别是中小型海商,出现一次事故,他们就倾家荡产。大海商都是从小海商蜕变,不让小海上度过危机,又怎么能从中培养出大海商。太子苏蜀开始还想着不赚不赔,只要利润能覆盖成本,这个项目就坚持下去。他让陈耀祖带领众多会计,进行详细的核算。太子苏蜀发现,只要收一笔人人可接受的保费,一艘船一千两银币。保险这项业务能带来的利润,那比高利贷还多。太子苏蜀严肃的说道:“我以名誉保证,在你们出海之前,保险公司就能正式对外营业。你们如果想购买保险,可以前往保险公司体验,绝对会物超所值。”王森惊喜的说道:“殿下,保费的金额高不高,如果保费金额太高,我们根本无法赔付。”太子苏蜀没有回话,谈钱显得太过庸俗。周百信看到太子苏蜀的示意,他立刻给海商介绍保险的情况。“现在保险刚起步,不会搞得太复杂,单以价格为参考。船队的全部价值,包括船只、人员、货物在十万两银币以下,保费只需要缴纳一千两银币。十万两银币以上,收取总价值百分之一的保费。出事全额赔付,受伤按照比例赔付。”海商们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眼神变得更加明亮,有人忍不住高呼太子千岁。这样的保费,对于大部分海商来说,都可以承担。他们缴纳一笔保费,再也不用担忧因为船队出事,导致自己破产。:()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