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明末逐鹿天下TXT > 第516章 黄河大堤(第1页)

第516章 黄河大堤(第1页)

皇帝苏河在济南府短暂的休息一晚。他没有忘记这次来济南府,主要目的是什么?他了解到山东官场的基本情况,又简单考察济南府的一些情况。皇帝苏河准备结束济南府之旅,他带领朝中大员和山东巡抚李生云、山东布政使黄文熙等官员,登上黄河大堤。黄河改造工程最重要的结构就是黄河大堤。黄河一旦改道,老河水进入新的河道之中。海量的黄河水冲刷下,黄河大堤能否坚持住?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一旦黄河大堤出现溃坝,这就等于人为制造的天灾。海量的黄河水,将会淹没大半个山东。这种情况,谁都不愿意见到。这种责任,谁也无法承担。皇帝苏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他要亲自检查黄河大堤的质量。所有人走在黄河大堤上,土壤堆成的黄河大堤,给人的感觉很坚实。皇帝苏河看着宽阔的黄河河道和高大的黄河大堤。眼前的黄河河道宽五百米,黄河大堤高十米左右。根据黄河水流轻重缓急和地形地貌,每一段的黄河河道宽度和黄河大堤高度都不相同。皇帝苏河回想工部汇报的资料,黄河新河道最宽处长达一千五百米,黄河大堤最高处有十八米高。皇帝苏河用力在黄河大堤上跺了跺脚,只掀起一些浮土。黄河大堤经过大量的人员和机器完成夯土这道工序,黄河大堤的土层已经被压实。皇帝苏河看着黄河大堤上,每隔二十多米就立着一根木质的电线杆。电线杆上面有几根被黑色橡胶包裹的铜线。这是有线电报线路,建造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黄河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方便各个水库沟通。工程结束之后,这些电报将会用于黄河水务调度。黄河上游发洪水,可以用电报通知下游,让下游尽快做好准备。两地通讯便捷,可以避免很多灾害出现。皇帝苏河考察完黄河大堤,他对于这一段大堤的质量情况,比较满意。跟随出行的学者,已经用科学的手段,验证黄河大堤的质量。新修建的黄河大堤,在雨量充沛,黄河发洪水的时候,它也不会被洪水冲垮。皇帝苏河看到前方是一座巨大的水库,山东三大水库之一的济南水库。黄河大堤南侧,还有着一条铁路和一条柏油路。他站在黄河大堤上,不时能看到火车和马车,行驶在各自的道路上。皇帝苏河看着黄河大堤的情况,他赞扬道:“黄河大堤修建的不错,大堤上都能让两辆马车并排行驶。我看在黄河河道的转弯处,还用混凝土填塞,保证黄河大堤的强度。在这种易被河水冲刷的位置,采用混凝土浇筑河堤,可以有效防止黄河冲开大堤。”…皇帝苏河希望黄河大堤的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他已经派遣多位官员,调查黄河大堤的质量。山东官场都几乎被这件事牵扯一空。但黄河大堤的质量具体如何?皇帝苏河现在也不敢保证,黄河大堤万无一失。只有等待黄河河水从旧河道引入新河道。建造的黄河大堤,能否通过黄河洪水的考验?苏河以自己的经验来看,他看到的黄河大堤,质量要比他领军作战时,看到的开封黄河大堤好很多。他看到工部尚书金银花,一直在陪同的队伍中。他叫过来工部尚书金银花,询问道:“金爱卿,朕准备去前方的济南水库看一看。你介绍一下山东这里的黄河河道情况。”他们一行人从黄河大堤慢慢走向济南水库。工部尚书金银花边走边说道:“陛下,我们利用济水等山东本地河流,进行扩建后形成黄河新河道。再让黄河新河道与山东众多河流联通。这样就能利用山东原先的河流,把黄河水输送到山东全境。为了调节黄河的流水,不让各地发生旱灾或是洪水。黄河从兖州改道北上山东之后。一共有济宁水库、济南水库、青州水库这三座大型水库。这三大水库相互配合,降水多时可以储水,减弱洪峰的威力。干旱时开闸放水,保证山东田地的浇灌。通过黄河河道的疏导,济宁府、青州府大量的沼泽和水泊积累的水被排干。修建黄河河道时,这个细微的举动,就能让山东多出几十万亩良田。无法种田的沼泽,今后永远变成生产粮食的良田。我们在修建黄河河道时,也趁机修建大量的水渠和小水库。这些水渠和小水库,平时灌既周边的良田。一旦黄河新河道发大水,这些区域就是泄洪地。按照陛下的吩咐,在洪水已经无法避免时。我们要保住大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有选择性的淹没一些土地。”皇帝苏河听着工部尚书金银花的介绍。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他对于山东的水力工作比较满意。朝廷一直在各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至少投入一千万两银币的工程款。苏河每年都咬牙坚持,哪怕是削减军费,也没有动过这个项目的工程款。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良种、农药、化肥,这三项种植极为重要的技术不发达。想要让粮食产量翻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修建水利设施。水利设施可以让之前的劣田,成为现在的良田。粮食有充足的水浇灌,平均产量至少能翻一番。这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法。皇帝苏河带领官员走进济南水库。麒麟卫已经先一步,掌控济南水库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库的官吏没见过这个场景,他们全在水库大门口等待。…负责管理水库的官吏,看到山东巡抚李生云、山东布政使黄文熙两人联决而来。他们两人的姿态很低,跟着很多官员后面。这些官员左胸上绣的图桉,他们全是一二品大员。众人围在中间的青年,那是更了不得,身上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在人群中非常的显眼。济南水库的官员,他们身体都发抖,刚想要跪下行礼。山东巡抚李生云上前一步,拉开水库的官吏。他冲着皇帝苏河请求道:“陛下,微臣时刻济南水库的情况,对这里十分了解,由微臣作为向导。”山东巡抚李生云只是提前调查水库的情况,他没有通知水库的管理,皇帝陛下可能到来。李生云了解水库没有问题,他不通知情况,水库官吏在皇帝面前表现得更加自然。他到时候也能抓住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李生云达到目的,他带着皇帝苏河等人参观水库。济南水库是山东最大的水库之一,占地非常广阔。现在水库还没有续上水,望过去就是一个巨大的深坑,只有坑底积累了一些雨水,还没有完全渗干净。水库储水的地方,没有什么可看,大部分水库都大同小异。山东巡抚李生云带着皇帝苏河等人,参观水库放水的闸门。“陛下,济南水库一共有十二道闸门。十二道闸门全开,只需要三天时间,就能把水库储存的水,放到一半以下。这里是水库的核心,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每座闸门重达两吨,需要由蒸汽机带动。一般的洪水,只需要这座水库,就能把洪峰阻拦在水库中。”皇帝苏河参观完济南水库的情况,他带头鼓起了掌。“好,非常好,朕很满意这里的黄河大堤和济南水库,你们建设的非常好。”皇帝苏河知道大型水库的作用,山东这三座大型水库调节黄河水。一些小型洪灾或是旱灾,根本就不会对山东造成影响。皇帝苏河参观完济南水库,他做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他们准备乘坐马车从黄河大堤上,一路跑到黄河新河道入海口,青州府乐安县。山东布政使黄文熙,立刻调来大量的马车,组成一个豪华的车队,前往东方的青州府。柳如是坐在装有弹黄的马车中,一点都感受不到马车的颠簸。她好奇的询问道:“夫君,原计划不是尽快前往松江府,怎么又临时改变主意。”苏河指了指马车外面的黄河大堤。他握着柳如是的手说道:“你看外面的黄河大堤,你能发现它与我们前段时间看的黄河大堤有什么区别?”柳如是透过马车的玻璃,看着外面的黄河大堤。…她摇了摇头,没有发现这段黄河大堤与之前的黄河大堤有什么差别?苏河指着外面的黄河大堤说道:“朕之所以亲自跑一趟,就是害怕之前看到的那段黄河大堤,是那些官员想让朕看到的情况。只有亲自观察,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现在一路走来,那里的黄河大堤装饰的更加明亮,但与其他黄河大堤没有本质区别。黄河大堤的质量,还是很不错,施工队也没有偷工减料。这段黄河大堤,关乎着王朝的百年基业,朕不得不重视。”皇帝苏河坐在马车中,观看黄河大堤的情况。他发现有异常的情况,让车队停下来查看。科学院的科学家和工部的工匠通过各种手段,验证黄河大堤的质量。他们走走停停,很快就来到青州府乐安县,黄河新河道入海的地方。皇帝苏河走下马车,他看着黄河大堤直接修到海边的滩涂。皇帝苏河叫来工部尚书金银花,他吩咐道:“黄河新河道,不要笔直的铺在海滩上。河道从喇叭状上开,让黄河水自然流入到河中。黄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会逐渐把入海口周围填上,造出一块黄河三角洲陆地。让黄河水自然散开,这片山角洲会变得更大一些,也不会导致海岸线太过突出。”工部尚书金银花听着皇帝苏河的交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他听完之后立刻回道:“陛下,臣这就让工匠们调整黄河入海口。”皇帝苏河很满意黄河大堤的情况。他带队走下黄河大堤。他看到这里有一个渔民自发搭建的小码头,渔民驾驶小船出海捕鱼。码头上停靠着十几艘渔船,渔民正在卸货。他们挑拣出一些品相好的鱼,用硝石制造出来的冰块冻上。剩下的鱼拿到岸边处理内脏,直接用大盐粒,把它们腌制成咸鱼。鱼的内脏用草筐盛放,被这些渔民拿到远离码头的岸上,拌上土养后堆成小土堆。苏河看到在码头上,有一个居中协调的老者。他立刻吩咐人,把这名老者叫到队伍前方。老者看到苏河一行人,他十分紧张,立刻跪在地上磕头道:“大老爷,俺们村子没有偷税,卖鱼都缴纳商税。”苏河让人扶起老者,向他询问道:“我们不是税务局的人,来到这里了解你们的生活情况,问话照实说就行。”老者哆哆嗦嗦的站起身,磕磕绊绊的说道:“大人,老朽我一定知无不言。”“你们出海捕鱼,每月的收获怎么样。”“这位大人,我们之前的收获很好,每条船每月能挣个十几两银币。海边上的鱼都补完,只能前往更远处捕鱼,我们的船又小,没办法抗风浪。海上没有大的风暴,每个月能勉强收获七八两银币。一旦遇到天灾,那将会是血本无归。”“老人家,你感觉现在过得好吗?”老者激动的说道:“现在过的日子,我在之前真的无法想象。我们疍户能上岸定居,还能与其他村子通婚,这已经是求之不得的美事。现在还不用限制在湖泊里,可以出海捕鱼。朝廷不禁海,海里的鱼类很丰富。出海有些困难,但我们已经能靠出海生存下去。”苏河又问了这位老兄很多当地的情况。山东巡抚李生云和山东布政使黄文熙额头微微出汗。他们就怕这位老者说出一些不好的东西,导致皇帝陛下极为愤怒。还好这种情况没有发生,他们看到皇帝苏河赏赐这位老者一点东西,就让他离开。李升云和黄文熙,心情这才缓和了下来。皇帝苏河没有继续在山东停留,马车队前往青州府城。专列已经接到电报,在青州府城等待皇帝苏河上火车。皇帝苏河登上火车,前往大华王朝三大经济重镇之一的松江府。松江府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皇帝苏河处理。大华王朝没有抑制商人,皇帝苏河也很好奇,在经商环境较为宽松的松江府,商人们有什么变化?风啸木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明末逐鹿天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