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统帅李志鹏叹息道:“如果越军没有在曲陵地区表现出色。咱们还能按部就班,先看看桂军的底蕴,再想办法应对。甚至是通过防线上修建好的炮台,拖一拖时间。等待国内的产能爬坡,再伺机与桂军决战。现在的情况却完全变了。越军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我们吴军不能在战场上有所表现。我们这些前线的将领,还能坐稳位置。建邺城却很容易出现变故。到时候,命令真的下达,让我们有所战果。那还不如现在我们主动一些,至少不会像未来那样被动。”参谋长齐隆听着李志鹏统帅的肺腑之言。他作为齐国的宗室,更能了解建邺城的紧张局势。齐国真正掌握大权的前代吴王齐刚毅,现在已经把王位交出去,却依然掌握国家大权。平常时候,没有什么问题。吴军在前线不断失利,必然会引起吴国王室争权夺利。前代吴王齐刚毅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很可能干涉军队的行动,会给军队下达必须要执行的命令。如果现任齐王再下一道按兵不动的命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这些前线将领就陷入两难的境地。战队的问题,一旦出现差错,局势就将无法挽回。哪怕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军神李牧,因为他是前代赵王的心腹。经历沙丘之变的赵国,开始清洗前代赵王的属下。赵国宁可亡国,都不会再重用李牧这种大将。毕竟很少有人向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有信心,自觉能压制任何将领,重用李靖这种他父皇的臣子。普通的将领,不需要参与复杂的政治斗争。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行事必须考虑国内复杂的政争,还有国际复杂的局势。参谋长齐隆点点头:“李统帅是我忧虑的情况,也正是我所忧虑的情况。我前往帝国进修,回来不久又被派往红山岭地区观察蜀瑞两军的行动。对于国内的情况,不算是太了解。但也知道一些众所周知的情况。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做点什么事。现在做点事,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参谋长齐隆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他不知道李志鹏是前王党,还是现王党。话说得太明白,事情就不好做了。他身为宗室,这一生的荣华富贵没有问题,只要别作死,参与到王权之争。现王党的势力很小,但总有人想要提前投资。历朝历代都有人当太子党,就是因为这些人知道,皇帝早晚会死,太子早晚有一天会变成皇帝。他们等到太子上位的那一天,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更何况齐福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君主,不是可以随时被废的储君。围绕在现任吴王身边的人,谁都说不清楚,会有多少人。吴国复杂的局面,一直限制着吴国的发展。这也是吴王齐刚毅之前为帝国大都督府大都督,他在帝国军中的人脉极为丰富。吴国之前发展的快速,吴桂战争之后,吴国发展速度明显降低了很多。要不然吴国对标的对手,那就不是桂国,而是楚国。吴国有着大片平原,适合发展工业。楚国却有一道山脉,把国内南北分隔开。楚国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只能形成零碎的工业区。吴国统帅李志鹏不知道参谋长齐隆的心事那么多。他看到参谋长齐隆支持他的想法,脸上的笑容更盛。他之前一直担忧,这位宗室出身的参谋长,是一个前来混资历的草包。现在看来,这位参谋长也是一个心思玲珑的明白人,与聪明人打交道,那就容易许多。李志鹏统帅直接走到沙盘前,指着多瑙河对面的桂军。“隔着这条河,我们既不能在炮火掩护下,让战车出击。我们处于河南岸的炮台,想要进攻河北岸,那也是极为困难。如果能够诱使桂军渡河作战,我们就能关门打狗。以极强的火力,消灭来袭的桂军。炮台打河对岸困难,但炮台打到岸边,一点难度都没有。”参谋长齐隆盯着沙盘,久久没有说话。他最后担忧的问道:“李统帅的想法是诱敌深入,随后关门打狗。我对于这个方法表示认可,但我觉得李统帅有些急功近利。不只是我们急,对面的桂军更急。我们只是想要在同盟国家面前,争取更多的权利。四国联盟可是经历一场惨败。他们在曲林地区的失败,必将会影响四国联盟的士气。桂军想要提振四国联盟的士气,他必须要渡河拿下我军防线不可。桂国要向盟友证明自身的实力。要不然还算稳定的四国联盟,未必不会分崩离析。我们急,桂军更急,只需要守株待兔,桂军自然会上钩。桂军可是主动进攻的一方。,!我军只要守住阵地,那就是成功。桂军只在阵地防守,他们不渡河,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李志鹏统帅听到参谋长齐隆的分析,他右手用力狠狠的拍在桌子上,把沙盘都震塌了一些。“好,说的真好。齐参谋长的能力,让我刮目相看。我只是考虑国内的局势,没能站在国际的视角考虑问题。确实是这样,我们急,桂军更急。现在就看谁的定力更高。听君一席话,真是茅塞顿开。”李志鹏统帅不再急躁,他指挥军队固守防线,等待桂军自投罗网。他有信心,桂军必将会在附近渡河作战,最多选择吴军火力薄弱的地点。桂军从其他地方进攻吴国,当地连勉强通行的道路都没有。桂军的后勤补给,必将会出现大问题。桂军即便真的离开,吴国自然有其他的军队,负责阻击桂军的进攻。桂军主力离开之后,无菌也不会继续藏在阵地里,必然会向着桂国的内陆发起进攻。桂军统帅真是一个饭桶,他都无法坐视吴军不管。……吴军的变化,桂军能够感受得到。桂军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桂军未来的作战方案。桂军统帅苏子海将军,他在讨论之前,向众位将领询问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对面的桂军将领好像换人了。”将领们听到这个问话,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觉。“对面的吴军,确实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我感觉到吴军不再急躁。他们已经很少派遣蒸汽艇,渡河骚扰我军。”“我是负责炮兵,我们对吴军阵地的每一次轰炸。之前吴军都要想办法给予反击。现在吴军应对更加从容,不会盲目的进行反击。我之前以为吴军被炸出经验。现在看来,明显是吴军的指挥风格出现了变化。”苏子海听着众多将军的叙述,他最后总结道:“看来我感觉的没错,吴军的统帅确实换人了。这次的统帅不再急躁,而是变得稳扎稳打。他的目的很明确,想要和我们继续耗下去。吴军这次临阵换帅,他们是换对人了,不能小瞧我们这个宿敌的反应。”在场的大部分人,他们知道苏子海统帅,为什么会这样说?经过数天的高强度齐射,火箭炮的炮弹,已经用掉一大半。帝国的火箭炮太畅销了,帝国的军火商一时供应不上。桂国仿制的火箭炮,产能也十分有限。再继续耗下去,桂军就需要用火炮与吴军对峙。他们使用陆军炮与吴军的要塞炮对射,绝对讨不到任何便宜。桂军除了这种弹药困境,现实的局势,也不能让桂军继续拖延下去。唐国等国在曲陵地区打败。桂国同样维持不胜不败的情况,陷入了战争的僵局。这对于四国联盟士气的打击非常大。四国联盟内的很多势力,都会重新考虑他们的未来。正因为这样的局势变化,苏子海统帅感受到来自朝廷的压力。他看向眼神中充满着战意的将领,这些人也求战心切。他自信的说道:“经过这段时间的试探,我们发现吴军的火箭炮非常少。这种情况,有利于我军渡河作战。渡河作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明天从浦原渡口,尝试渡河作战。这是吴军的左翼,火力较为薄弱。吴军绝对想不到,我们会从上游渡河。”苏子海统帅说出桂军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参谋长皮千帆询问道:“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苏子海统帅坚持己见道:“我认为风险能够接受,我军真的渡河成功,拿下吴军的防线,一切牺牲都值得。早一点拿下吴军防线,未来就会少牺牲一些人。时间拖延太久,吴国准备的更加完善,或是国际局势发生了动荡。我军很可能会失去进攻吴国的机会。”苏子海统帅的意见非常明确。打仗哪有不死人,只要能取得胜利,牺牲就值得。参谋长皮千帆知道大都督府给予的压力。他现在没有办法,解决桂军遇到的问题,只能同意苏子海统帅的建议。无论这次桂军打的怎么样,都能给予大都督府一个交代。……4363年(公元1666年),十月六号。桂军趁着凌晨夜色掩护,他们来到浦原渡口。贵国早已经准备好的柴油快艇,已经在河面上严阵以待。快艇可以承载五十人,前方有一挺重机枪,后方有一门迫击炮,用于火力支援。苏子海统帅赶到最前线,他看到时间已经来到凌晨三点半。再等待一会儿,天就开始放晴,也有人从睡梦中醒来。现在这个时间,正式发起进攻的合适时间。他拿起电话,大声吩咐道:“我命令,渡河战役,正式开打。”,!命令不只是通过电话,传递给各支部队。一旁的通信兵,听到开战的命令,他立刻点燃三支信号弹。三发明亮的红色信号弹,出现在天空上。当信号弹升起的时候,早已瞄准对岸的桂国的火箭炮,立刻点火发射。海量的火箭弹,直接落到对岸吴军的阵地之中。桂军准备渡河的军队,他们立刻乘坐快艇开始渡河。多瑙河不算宽阔,但桂军想要度过这条河流,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吴军早已经河边布置严密的阵地。哪怕是遭受火箭炮的轰炸,一些隐藏在堡垒之中的机枪和火炮,对着河面开始扫射。他们看不到河上是否有桂军,只需要不断进攻可疑的地方。桂军迎着吴军的炮火,开始加速渡河。渡河的桂军,接近岸边时,他们立刻通过机枪和迫击炮,进攻岸上的敌军。吴军先是在睡梦之中,遭受到火箭炮的进攻。军官们勉强组织值班的军人,开始反击桂军的进攻。浦原渡这里处于上游,桂军一旦进攻失利,几乎无法撤离战场。他一直被判断,桂军不可能进攻的地点之一。当地防守的吴军,本就有些松懈。他们遭遇到桂军连绵不绝的进攻,伤亡不断增加,已经开始溃败。桂军发现吴军撤离,立刻兴奋的在滩头,建立好滩头阵地,准备迎接吴军的反攻。更多的桂军完成渡河,立刻扩大滩头阵地,并不断向着内陆延伸。天色渐渐亮起来,经历激烈的战争,桂军渡河成功。桂军统帅苏子海得知道这个消息,他激动的吩咐道:“立刻加大力度,重武器尽快运到河对岸。我们付出巨大代价,夺下来的滩头阵地,绝不能再度丢失。”桂军只要成功登陆吴国的领土,并守住一段时间。他们也就能给大都督府和桂王交代。吴军统帅李志鹏很快也收到桂军开始大规模登陆的消息。他在沙盘上,查看桂军登陆的地点。他看到是浦原渡,处于多瑙河的上游。在这里登陆失败,桂军无论是前往上游还是前往下游,都会遭受无菌的猛烈攻击。偏偏桂军真的成功,他们应该是找到吴军防守的漏洞。桂军选择登陆,这也说明吴军的守株待兔计划,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接下来要诱敌深入,准备关门打狗。接下来的战争,那就看谁技高一筹。李志鹏统帅听着电话中汇报的情况,通过沙盘查看现在的敌我形势。他大声吩咐道:“炮兵,立刻给我向浦原渡岸边进行炮击。”参谋长齐隆正在这时走进屋,他听到这个命令,惊讶的问道:“浦原渡那里,还有部分军队没撤下来。让炮兵轰炸,这支军队就危险了。”李志鹏统帅冷着脸说道:“这是必要的牺牲。”:()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