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明末逐鹿天下书旗 > 第838章 集权(第1页)

第838章 集权(第1页)

大都督齐刚毅知道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回避。他作为皇帝苏河的亲信,陪同在皇帝苏河身边数十年,知道皇帝苏河的性格。真的想把这件事轻轻放过,那就不会是这种态度。现在皇帝苏河已经表明严厉追究的态度,他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弃车保帅。还好海军提督陆元琪也犯了与马祥麟军长一样的错误。陆军与海军的将领一起出事,这就表明问题不是陆军一家独有。军方共有的问题,他们必须一同承担责任,共同应对来自皇帝苏河与文官的压力。大都督府里没有另一个派系扯后腿,齐刚毅大都督还有把握度过这次危机。齐刚毅大都督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从随身的包裹中,拿出两份调查报告。他把报告通过小太监递给皇帝苏河。“陛下,相关的情况,我们大都督在之前就已经调查清楚。当时的大概情况,已经给陛下禀报过。大都督府正准备亡羊补牢,商讨出解决办法。我们经过数天的讨论,已经把当时的详细情况和大都督府应对的方案,准备在御前会议结束后,禀报给陛下。”齐刚毅大都督说话滴水不漏,他把所有能被文官攻讦的漏洞全部堵上。皇帝苏河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报告,他仔细的阅读。乾清宫中的气氛很凝重,只有皇帝苏河翻看报告的声音。太子苏蜀多次想要开口,替他的好友陆元琪求情。但他看到乾清宫这种气氛,明智的闭上嘴。皇帝苏河停止翻书,他看向大都督府的众人。“这是你们达成的一致意见吗?”总参谋长曲天反应最快,他一边给同僚示意,一边立刻回答道:“陛下,这是我们大都督府的一致意见。帝国现在对外战争较少,军队主要以维稳为主,确实应该加强朝廷对军队的管控。”秦相坤、历国峰、陆远山等大都督府高层,他们紧跟着说道:“陛下,我同意这份意见。”皇帝苏河微笑着点头道:“从朕成立军队以来,我们这支军队摸爬滚打,不断的发展壮大。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实事求是,遇到问题不回避,及时的改正问题。这是发现的问题,没有引起极为严重的后果,但已经足够我们君臣警醒。军中要发挥朕专门设置的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的体质。军长作为一军之长,他管理全军,并在战时指挥全军取得胜利。参谋长为全军的战略与战术出谋划策。祝师主要负责将士们的思想与后勤保障。现在军中出现问题,就是稳定的三角关系发生了改变。你们大都督府发现的很及时,值得表扬。祝师这个名头与民间的祖庙相冲突,朕决定把这个职位改为监军,突出这个职位的作用。大都督府军政部与后勤部合并为兵部。不同职位的监军,挂不同兵部的品衔。”大都督齐刚毅听完皇帝苏河的吩咐。他立刻带领大都督府官员一同行礼道:“臣等遵旨。”皇帝苏河露出笑容,他借着这个机会,再次加强皇室对军队的掌控。他领军之时,军中的三角体制发挥的很好。他高坐在龙椅之上,对于军方的干预通过大都督府实行。大都督府这些将领,他们肯定有着属于自己的偏向。他们大部分都是领兵的将领,对于出谋划策的参谋,接受度很高。对于起到监督作用的祝师,请你们开始慢慢排斥。最关键的一点,祝师的培养体系出现了问题,军官和参谋都有相应的学校培养。祝师大部分是从祖庙中抽调,没有频繁的战争大浪淘沙,祝师的水平急剧下降。再加上帝国军队发放军饷,基本通过银行来完成。祝师在军中加强威望的发饷工作,已经名存实亡。正式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军中三角体制出现问题。这才是陆军和海军,都出现了将领独走的情况。皇帝苏河决定恢复监军这个职位,这个职位需要做的东西,就是字面的意思,小孩子都懂。他成立兵部,也是为了加强皇权对军队的掌控。总参谋部现在的权力太大。大都督府内一家独大,那对于皇权的威胁就很大。总参谋部的作用很重要,一旦拆分出去,将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皇帝苏河选择的办法,成立一个新部门加以制衡。他的一系列操作,那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分散大臣手中的权力。皇帝苏河当然知道这两件事背后有着大都督府高层在推动。玄武卫在军中的势力很庞大,军中的风吹草动,根本瞒不过皇帝苏河的眼睛。文官能了解这么清楚,这其中当然也有玄武卫的功劳。帝国已经形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势力。皇帝苏河不准备用暴力手段破局,他就要用一些帝王心术。,!在文官的逼迫下,大都督府这些官员为了防止事情烧到自己身上,他们选择妥协。尽快平息这件事,不要牵连到自己身上。首相钱明义在一旁看得很急切。他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皇帝苏河对于马祥麟和陆元琪这两人的处置。首相钱明义提醒道:“陛下,大都督府的众位确实应该好好反省。但这些罪魁祸首,那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处罚。”皇帝苏河还没有出声,坐在一旁的太子苏蜀急忙建议道:“父皇,朝廷为了服众,应该公开审讯,让他们心服口服。”太子苏蜀的想法,那就是尽可能拖延时间,等待之后的变数。一旦让父皇说出处置方法,这件事情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皇帝苏河听着太子苏蜀的话,他立刻想到大都督府改制,这是在夺取大都督府的很多权利。大都督府哪怕是表面配合,具体执行过程也会拖拖拉拉。这两个案子涉及到大都督齐刚毅与副都督陆远山。这个案子引而不发,他们就必须要推动大都督府改制,要不然必定会被这个案子牵连。皇帝苏河吩咐道:“太子的意见不错,这个案子要详细审查,办成铁案。要办成让将领们时刻警醒的案子。”这件事情的结果出来,大都督府很多人都露出轻松的神色。首相钱明义不太满意,他总感觉皇帝苏河对于这个案子轻轻放下了。他看了一眼皇帝苏河旁边的太子苏蜀,难道是这两个案子与太子苏蜀有关。要不然刚刚皇帝苏河还在发怒,现在怎么会轻轻放过。但金口玉言,这件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大都督府受到了打击,他们在此时此刻,已经没有能力争夺五名巡抚和布政使的职位。其实巡抚只剩下四名,只要现在的波斯总督牛金星不犯错误,必然能占据一个巡抚职位。首相钱明义代表内阁,开始讨论新设五省的疆域,推荐官员当地巡抚衙门的官员。总参谋长曲天,想到刚刚文官对于大都督府的攻击。他本来不想把了解到的事情在乾清宫中公布。现在大都督府没有让皇帝苏河满意,内阁却让皇帝苏河满意。文武两足鼎立的情况,将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是他绝不希望看到的问题。曲天参谋长等到皇帝苏河综合内阁与大都督府的意见,确定五个新省的疆域与名称。高加索省、美亚省、波斯省、黑曜省、千岭省。皇帝苏河与内阁正在商讨巡抚与布政使的人选。商讨的进程与他获得的情报内容相符。曲天参谋长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臣弹劾黑曜省候选巡抚李立原插手军品供应,以次充好,导致伤兵因为劣质酒精和绷带死亡。”他说完从随身的包裹中拿出相关证据。“陛下,这是总参谋部经过长期调查,收集到的罪证。”皇帝苏河听到这个消息,他气愤不已。这种贪污手段极度恶劣的官员,就应该被都察院带走,怎么还能被内阁提拔。他仔细阅读总参谋部提供的证据。证据的内容极为详实,掌握李立原担任伊犁布政使,供应军方劣质商品,导致严重后果出现。皇帝苏河看完,他重重的一拍桌子,把资料传递内阁官员那里。其中有一份证据,这是录音盘。皇帝苏河让小太监在乾清宫中公开播放。【李大人,这一批棉花已经发霉,供应给军队不太好】【能用上我们绷带的家伙,他们都是受伤的人。就凭那群蠢货,谁知道这些受伤的丘八,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死掉】【胆子这么小,怎么发大财。你要不放心,可以把这些有问题的产品,混杂在正常产品之中。放心,我已经用银币打通所有渠道,没人会查到咱们头上】皇帝苏河听完这个对话,他脸色变得铁青。他看着内阁官员,愤怒的说道:“你们好好听一听,这种害群之马,一直都没有人发现,内阁到底是怎样选拔人才。你们从数十人里面选择,怎么就能让这人脱颖而出。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内阁太让朕失望了。”首相钱明义听到皇帝苏河的语气不对。他难过的说道:“陛下,有一些官员太会伪装了,这不是我们内阁的错。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些贪官的伪装手段高超,他们的修饰的政绩,要比很多官员都出色。”“你们这是在狡辩。”皇帝苏河气愤的说道,“都察院,立刻把李立原带到都察院详细询问。”皇帝苏河用眼神扫视内阁的官员。“内阁选拔官员出现重大的疏漏,内阁的政绩评价方式有严重的问题。从今年开始,内阁将会采用全新的政绩评价方式。新的政绩评价方式公开透明,综合考量一名官员的能力,杜绝粉饰自己的情况发生。”,!内阁的官员,听到皇帝苏河这个命令,他们心中都一惊。皇帝苏河收拾完大都督府,这次开始收拾内阁。内阁最关键的作用,除了处理朝廷的政务,那就是对官员的考察。皇帝苏河明显想要把这个权力,收归皇帝掌控。太子苏蜀一直在旁边观察。他开始还看不懂父皇在做什么?随着时间的推进,他已经能看出来,父皇这是在加强中央集权,分散大臣手中的权力。父皇是开国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父皇这么做,那是为了他和之后的继任者。没有开国皇帝的能力,那就没办法掀桌子。皇帝掌握的权力越多,皇室就会越安稳。太子苏蜀相信他都已经看出来,那些聪明人,必定能察觉父皇的意思。首相钱明义看到皇帝苏河态度坚决,他只能选择妥协。“陛下有想法,那就按照陛下的意思执行,我们内阁坚决拥护陛下的决策。”皇帝苏河玩味的笑了笑,今天想要达成的主要目的,都已经达成。随着太子苏蜀渐渐长大,皇帝苏河也开始查缺补漏,为他百年之后,太子接管权力扫清障碍。今日借此机会,敲打大都督府与内阁,他们将会明白皇帝苏河的态度。皇帝苏河看向纠结的内阁官员,他吩咐道:“内阁选拔官员出现重大失误,暂时无法继续选拔官员。这是新的巡抚与布政使选拔,完全按照新的政绩。帝国各大省份前四的布政使可以成为巡抚。帝国各大知府,前五的知府可以成为布政使。至于知府和知县等官员的选择,可以从今年士子之中挑选。朕决定增加临时增加进士的录取名额,算恩科名额,专门前往新领土为官。”首相钱明义看到皇帝苏河为了推广新政绩考察方法,防止官员的抵触心理。皇帝苏河直接拿出新领土的官员作为奖励。这次不看一个官员的背景与身份,只看他的能力与政绩。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必然会让一些穷苦出身的官员,拼命表现自己,只为了更进一步。官员们绝不会承认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人差,反对新政绩考察方案的官员数量会很稀少。官员政绩考察被皇帝掌握在手中,这已经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内阁失去了这一个重要权利,对于官员的威慑力丧失一大部分。皇帝苏河手段太精妙,直接切入到这一点,让帝国中央集权更进一步。为了消弭文官的反对,今年的科考还增加进士名额,把所有民间舆论,都转移到这个上面来。首相钱明义代表内阁,接受皇帝苏河的旨意。:()明末逐鹿天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