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皇家海军舰队,路过蔡国港口时没有停留。苏蜀看着大片沙漠之中,只有靠近海洋这点绿洲,依旧被沙漠侵蚀。蔡国无法解决沙漠侵蚀问题,他们今后会过的极度贫穷。这个国家主要的矿产就是石油,有部分蒸汽机锅炉,使用石油作为原料。但因为储存不方便,还极易发生火灾。石油使用的一系列缺点,最关键的一点,它的价格还没有低到,让商人无视它缺点的程度。导致它与煤炭竞争,一直处于弱势。蔡国只有这种矿产,他们今后连翻身的机会,都很难出现。陆元琪参谋小跑到苏蜀身边,他右手指向前方,惊喜的说法:“小苏,我们即将回到国内,将近两年的旅途,终于结束了。我离开家时,二儿子还牙牙学语,现在应该已经能熟练说话。”苏蜀先是惊喜,随后又诧异的问道:“陆哥,我记得没错,前方是印度地区。”印度是一个地区的名字,这片地区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还有数百个土邦。他们的语言文字完全不同,但却有着类似的信仰与风俗,生活的土着种族也差不多。这片地区唐代之前被称作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天竺取来佛经,并把这个地方改名为印度,从此印度这个命名流行于世。苏蜀反问道:“我记得咱们出国之前,印度地区还只有东印行省。难道两年之后,帝国已经全面掌控印度,连位于印度西部的印度河流域,都纳入帝国的掌控之中。这个速度真是太惊人了,难道是帝国出动大军,一举平定印度地区。”苏蜀真的感到惊讶,他经常能听到父皇与朝廷大臣讨论国家战略。大华帝国对于印度定位很清晰,就是原材料供应地与商品倾销地。东印行省准备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通过步步蚕食的战略,一点点吞并印度地区。帝国逐步吞并与消化吸收印度地区。这样做能一点点消化印度地区。不会因为印度土着太多,短时间内无法同化,留下巨大的隐患。帝国现在重点发展海军,泰山号战列舰的出现,就是这个战略的成果。泰山号战列舰绝不是唯一的一艘,同类型的战列舰,帝国至少会建造三艘。帝国已经决定大力发展海军,帝国的军费总额有限,只能削减陆军的军费。陆军维持着之前的规模,并小规模完成武器更新换代。这两件事情,就已经大幅消耗陆军的军费。没有朝廷特别拨款的情况下,陆军对外根本无法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陆军即使想要短时间内拿下印度地区,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凭借印度地区的影响,陆军根本无法说服内格拨款。陆元琪参谋立刻摆手说道:“负责侦查的军舰回来,他们带来印度河流域已经被帝国掌控的消息。印度河入海口建造一个海港城,上面插着大华帝国的国旗,这件事绝对错不了。军舰上的人与当地守军简单交流,唯一能确认的消息,印度这里没有发生大战。”苏蜀听到这个消息,他有些迷糊。东印行省新上任的巡抚是陆军知名的人才,傅修诚参谋长。他选择退伍,成为一名文官。傅修诚参谋长转业之后,只是就任东印总督,很多文官都看不上这个职位,他才能轻松取得这个职位。在科举出身的传统文官眼中,前往海外担任总督,那就相当于流放。傅修诚总督还在路上时,东印总督区就升格东印行省,傅修诚也成为巡抚。这位军方出身的巡抚,他的手腕会这么高超。朝廷没有派遣大军协助的情况下,只凭借东印行省当地的民兵,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解决印度地区。傅修诚巡抚能做到这种程度,他就真实不可多得的人才。苏蜀了解到这种情况,他非常高兴,更加期待早日登上帝国的领土。这则消息很快在舰队中扩散,一些军舰不时传来惊喜的欢呼声。军队的将士们,已经在海上漂泊将近两年时间,现在能回到祖国,这真是让人惊喜的消息。展铁提督听到这个消息,他也露出笑容。舰队停靠在帝国所属的港口,舰队就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务。哪怕是泰山号战列舰之后出港之后,立即出现蒸汽机停止运转的情况。这件事情,也不会受到关注。最关键的一点,出现这种情况,舰队上下都不会受到处罚,因为舰队已经完成任务。之后出现问题,那是正常训练导致的问题,意义完全不一样。帝国皇家海军舰队加快速度,向着印度地区靠近。苏蜀从望远镜中,看到海边码头上和炮台上,全部飘荡着大华帝国的国旗,他身心顿时放松下来。曹正圆参谋长,已经提前通知港口的守军,他们返回的消息。,!舰队抵达港口时,已经有一大批听到消息的记者,带着照相机在港口等待。一名资深记者看到舰队停靠在港口,他立刻招呼道:“快点照相,一定要抓拍到价值更高的照片。这可是帝国皇家海军,第一次环球旅行归来。这个场景,值得被人铭记。”这个刚刚开发的小港口,根本没有修理船舶的船坞。军舰无法在这里检修,但展铁提督依然下令,停靠在这座港口休息两天。军队的将士们,可以进入港口自由活动。苏蜀在陆元琪的陪同下,与警卫的保护下。他又穿着制式的海军服装,这两年在海上风吹日晒,皮肤变得黝黑,容貌已经与两年之前,发生了较大的差异。苏蜀与舰队普通的青年军官,容貌与气质都差不多。他就像一滴墨水,融入到大海之中,可以自由活动,不用担心刺客。苏蜀了解到印度河流域,才刚刚纳入帝国统治不久。这里既没有通向帝国其他区域的铁路,又没有联通帝国复杂的电报网络之中。这里与外界的通信,还是依靠人力通信。这里没有通电报,苏蜀也就无法把自己回国的消息,通知给父皇和母后。他只能等到前往有电报的港口,才能通过电报向外传递消息。苏蜀非常好奇,傅修诚巡抚只用了两年时间,不依靠朝廷军队的支援,怎么能把印度地区完全占领。他立刻想到帝国无孔不入的报纸。某个大臣取一房妾室,都能被这些报纸记载下来,更何况是地区的大事。苏蜀立刻从旧书刊中,买了两年之内的报纸。他主要购买两份报纸,南阳最权威的报纸《南洋商报》,还有专门介绍印度地区的报纸《印度早报》。苏蜀与摊主说明原因,摊主立刻从后屋中,抱出来两大摞报纸。“我也没有细数,这一摞报纸大概在这个区间。旧报纸不值钱,这两摞报纸客官给两枚银币即可。”常年出海的海商,经常购买半年或一年的报纸,一次性购买两年的报纸。摊主没有见到过,但他也不意外。苏蜀带着报纸回到军舰上,港口的简陋娱乐设施,根本吸引不了他。只是整理报纸,就用了苏蜀一个白天的时间。天色已经渐黑,苏蜀在军舰上吃完晚饭。房间在白炽灯的照耀下,宛如白天一般。苏蜀仔细阅读他精挑细选,找出来的报纸。傅修诚巡抚能在两年内占领印度,这与印度地区一项最重要的习俗种姓制度有关。辽国、郑国、晋国这些地方出台的隔离制度,就是脱胎于印度地区的种姓制度。闽国实行隔离制度不彻底,没有控制好当地的土着,这才导致土着造反事件出现。印度地区的种姓制度,是一个很奇葩的制度。所有人群分成五个种姓,高种姓对地种姓有着绝对的生杀大权。最低的种姓是被称为贱民的不可接触者,他们的地位连奴隶都不如。谁又能知道,正是这些人的祖先,在印度河流域,创建了古印度文明。印度地区每来一个外敌,原住民的地位就低等,最终形成了种姓制度。印度地区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哪怕是佛教和伊教,他们都崇尚教徒人人平等。宗教的一大特点,就是把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在印度地区,哪怕是信奉宗教,也必须遵从种姓制度,婆罗门必须比其他种姓地位高。大华帝国之前在东印地区,依旧有着路径依赖。东印总督治理时,你通过华夏文化同化对方为主。大华帝国的情况,只要是汉人,那都是人人平等。宰相的儿子可以去当兵,大头兵的儿子也能当宰相。当地很多土着不理解,汉化之后种性就消除了。这导致大量土着拒绝汉化,不只是婆罗门拒绝汉化,最低层的贱民也拒绝汉化。东印总督看到这种情况,他非常气愤。那时正是海外藩属国缺少人口的时候。东印总督看到这些拒绝汉化的刁民,他直接把这些刁民打包卖到藩属国。距离最近的非洲四国,大量购买印度地区的土着。傅修诚巡抚上台之后,他立刻发现当地土着抗拒汉化的原因。傅修诚同时发现,前往藩属国的印度地区土着,他们依旧保留着种姓制度,但汉化的速度极快。这是因为在藩属国,不会说汉语,他们就会被打为贱民。贱民学会汉语之后,种性会获得提升。印度土着为了保持种性或是提升种性,他们积极性变得极高。傅修诚总督了解到这种情况,他立刻大刀阔斧的改变前任的政策。东印行省恢复土着的种姓制度。学会汉语就能在衙门任职,立功能获得奖赏,提升自己的种性。巡抚衙门对于顽抗的土着,处罚时也不再是罚款和鞭刑,还加上降低种性的惩罚。,!这个政策刚一确立,东印行省土着的积极性立刻被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汉语,拼尽全力想要加入衙门,协助帝国管理地方。傅修诚巡抚短时间内稳定东印行省的局势。他以当地汉人民兵为骨干,参军的土着为仆从军。以这两支军队为核心,开始进攻印度其他土邦。傅修诚巡抚边打边招兵,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让军队越滚越大。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印度地区的占领。大部分地区依旧由当地实力派所掌控。大华帝国只是接管印度最富裕的地区。傅修诚巡抚在报纸上已经明说,他先期通过羁糜统治的方式,暂时掌控印度地区。帝国在印度地区的实力增强之后,在一点点解决地方的实力派。傅修诚巡抚对于印度地区,他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印度地区不想被种姓制度束缚的人,他们可以通过考大学等多种方式,让自己远离印度。傅修诚巡抚对于印度地区太大,只划分一个行省,不利于管控为由。他上疏朝廷把印度地区,分化成数个行省。傅修诚巡抚这个建议,直接被朝廷采纳。朝廷近期已经决定,把印度地区分成六个行省。傅修诚没有继续履行巡抚的职责,他因为占领印度地区,已经高升到京城。苏蜀看着报纸上的内容,他有些哭笑不得。印度这个地区太奇葩了,哪怕是非洲贩卖宗族的黑皮肤土着。他们也是以部落为单位,只以自己部落利益为重,其他部落的人都不算人。苏蜀还是第一次见到,主动当奴隶的土着。他通过印度地区的事情,也对于某些地方,刻到骨子里的文化与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印度地区土着虽然有些奇葩,但这里的种姓制度,一定会非常有利于帝国的统治。这对于帝国来说,获得了无法统计的庞大利益。要不是种姓制度能在根源上,彻底扼杀了汉人继续发展的潜力。种姓制度一定会有官员,尝试引入到中原地区。现在种姓制度,只是在印度地区流行,没有向外扩张的迹象。一旦出现外扩情况,必须要严厉对其打击。种姓制度培养出来的百姓,他只能当温顺的良民或是小吏,没有办法成为独当一面的大臣。苏蜀整理好印度地区的情况,他正在动笔写一份资料时。舰队再次起程,这次前往帝国皇家海军母港之一的锡兰岛。苏蜀同时也陷入纠结之中,他是否应该结束自己的旅程。:()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