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何不可?”张源来轻叹一声,“观公子也是个苦命人,八岁便丧了母亲”
李香君也不由得凝神细听。
待张源来讲来,周允儿已是双眼泛红。
张源来娓娓道来,“观少爷九岁那年哭瞎了双眼,却在棋局上赢了原少爷,这才得以请我和何兄去读书。”
“九大姓的人怎如此狠心?定远侯难道就不念父子之情吗?”周允儿愤愤不平。
冯雅雅轻叹一声:“侯门深似海,世子之争向来如此残酷。”
贾瑜心中不禁升起几分敬佩。
一个盲眼少年,竟能如此孜孜不倦地读书,真乃自强不息的君子。
张源来正欲说起谢府鸿景院的往事:“观公子还经常替谢鸿老爷抄写”
忽然,何孝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
张源来疑惑转身,顿时脸色一变,连忙躬身行礼: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罗静老先生!”
不知何时。
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已立于众人身后。
他鹤童颜,面色红润,束一丝不苟,眉目之中有着慈祥温良的神色。
贾瑜等人也不敢怠慢,纷纷见礼:“见过罗院长。”
几人称呼各异,其中自有缘由。
何孝与张源来虽中了秀才,却未曾入任何书院苦读,故而尊称老人为“先生“——因罗静乃是书院教习。
而贾瑜三人称其为“院长”,则因罗静更是崇山书院的山长,名满天下的大儒。
若非告老还乡,如今该是大齐的户部尚书。
还是三先生的弟子。
这一重重显赫身份,令众人愈局促。
周允儿等人得知老人身份,也慌忙见礼。
罗静却笑道:“莫要理会我这个老头子,方才不是正说到谢观与鸿先生的事?”
张源来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接话。
老人自知身份特殊,也不为难,转而问道:“听闻你要回陇西老家?怎么,这汴京城看够了?”
张源来闻言一惊,这位大人物怎会知晓自己的打算?
他不敢隐瞒,恭敬答道:“学生确有这个想法。离家已经二十多年,是想看看家乡的砖瓦。”
“是真心想法,还是不得已的想法,”罗静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张源来只得点头称是。
罗静捋须笑道:“三先生说你读书勤勉,待人心诚,更有识人之明若不觉委屈,明日可愿来书院求学?”
“这”
张源来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三先生竟知晓自己的名字,还亲自举荐他入书院?
他下意识看向冯雅雅,怀疑自己是否听错。
冯雅雅握着他的手,眼中尽是欣喜:“张郎,还不快回罗老先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