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人文社的食堂内,人山人海,每个窗口都排满了人。
不单单是《人民文学》的工作人员,《当代》、《新文学史料》等杂志的编辑也在其中。
“方老师。”“秦主编!”
面对着秦兆阳和张仲锷,方言端着饭盒,面带微笑。
“你那《大宋提刑官宋慈》写得好啊。”
秦兆阳边走,边夸这部把推理题材融入历史文学的小说,不仅开辟了历史小说写作的新路径,而且大大地拓宽了历史小说创作的天际线,毫无疑问,简直是开了历史推理小说的先河。
“您太过奖了,我这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方言所说的,就是经久不衰的古代公案小说。
不过历史推理小说的进步之处在于,巧妙地把历史、悬疑、推理和人物塑造相结合。
就像《神探狄仁杰》、《唐朝诡事录》一样,《大宋提刑官宋慈》不光是写破案,也在细致入微地还原宋代的社会风貌、官场生态以及司法制度,使读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南宋黑暗腐败的氛围。
再巧妙地融入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就会有过古代公案小说的历史厚重感。
“不知道小说接下来的内容什么时候会表出来?”
秦兆阳慈眉善目地问。
方言嘿然一笑,“下个月就有,《推理世界》是月刊,不出意外的话,每个月都会连载《大宋提刑官宋慈》,一直到完结为止。”
“岩子,你跟我说实话。”张仲锷轻声地问,“你那儿有存稿吗?”
“存稿?没有。”
方言揣着明白装糊涂。
“岩子,你就别跟我装糊涂了,你当我不知道吗?”
“你知道什么?”
“你也许瞒得了秦老师,可你却瞒不了我,我还不了解你吗。”
张仲锷和他们找了张桌子坐下,“你是那种不把小说完全写好就不会表的人,你那儿肯定不只有存稿,没准《大宋提刑官宋慈》的结尾都已经写好了!”
“好吧,我承认,不过这个存稿啊,现在不在我这儿。”
方言无奈地耸了耸肩。
“在哪?”
张仲锷心里直痒痒。
“在万先生、王主编他们那儿。”
方言笑了笑,《红楼梦》选角结果宣布的当天,万佳宝、启功等人就把《大宋提刑官宋慈》的存稿要走了,所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让《科幻世界》出版社提前多印了几份完整版的复印稿。
要不然的话,还真的不够分。
“真的一份也没有了?”
张仲锷语气里透着一丝的遗憾。
方言摇摇头,“要是有的话,也早就被编辑部的其他同志拿走了。”
秦兆阳却显然志不在此,“我听王朦同志说,你手头上还有一篇不逊色于《大宋提刑官宋慈》的寻根小说,准备拿到这次全国研讨会上对吗?”
“您的消息还真灵通。”
方言说,这篇初稿已经邮寄到香江,跟李碧桦确认无误后,就会在与会人员中间传阅。
秦兆阳语气诚恳道:“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能考虑考虑在我们《当代》上表……”
………………
饭后午休,但是《人民文学》编辑部里仍是一副如火如荼的景象。
“方老师,陕北那边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