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行,还有p1anB,天大地大,身体最大,大不了直接装病]
另一边,锦梨这里。
他们开始了一天的拍摄。
直播间的网友兴致勃勃地冲进来,现大家全都在打杂。
[这是体验戏剧演员吗?]
[哈哈哈,我有点期待他们的舞台了!]
[临时学的,能支撑得住一出舞台?]
结果还真就支撑得住。
锦梨、亓官明珠跟三月天,在早上的时候,跟随戏剧演员一起拉伸身体,然后开嗓练腔。
清代前期,人们对当时流行的戏曲声腔做了个大体概括,分别为: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
合称为“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声腔。
但现在流行的四大声腔,则多为: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
锦梨等人一一都去试唱了这些腔调,寻找一个自己感觉最舒服的腔调声。
网友现,锦梨等人反反复复练那几句话,莫非这就是台词?
但事实证明,网友还是想太多了。
锦梨等人在下午,就在戏剧院里登台表演,还有模有样地扮演一个个角色:
路人甲、乙、丙、丁、戊、己!
他们唱的是什么?
唱的是背景音乐配音!
戏剧院还贴心地给他们设计了几个专属姿势。
锦梨等人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手上pose一摆,表情摆正,然后跟着“啊~~~”。
再“啊啊~~~”,又“啊啊啊~~~”
以上,就是他们全部表演内容。
网友在直播间里,算是半开放地看完这场表演。
[hhh我要被他们笑富了!]
[果然,才那么几小时,我不该期待他们爆种]
[差点以为他们能表演主角,结果全员路人,别说,扮相都挺帅气的]
[啊啊啊啊!]
[别啊了,我看他们一本正经地啊啊啊,就不忍直视]
虽然业务能力不过关,但起码综艺效果拉满了。
有很多事情,本来就两难全。
才练了两个小时不到,能卡对节奏“啊啊啊”就不错了,而且他们表演的是越剧,并不是很大众的黄梅戏。
在许多字句的声方面,遵循的规则完全不同。
更别提戏剧院是直接把他们塞入正剧里的,下午的场次全都坐满,足足有八百个观众。
哪怕锦梨等人想要多唱几句词,都得考虑一下能不能达到很好的演出效果,观众们满不满意。